整个唐军大营都弥漫着一股狂热的逐利气息,原本严肃的军事行动,竟隐隐染上了几分生意场的味道。
最郁闷的当属弓弩部队和投石车部队,箭矢飞射,敌军往往死伤惨重,根本没法拿人头换钱。
于是他们越急越上火,打起仗来更加拼命,箭矢射得又狠又准。
骑兵和步兵看不下去了,堵着弓弩部队的门理论:“下次放箭悠着点,好歹给我们留几个活人!”
双方争得面红耳赤,牛进达也跟着凑热闹,突然一拍腰间钱袋:“要我说,弓弩手可别坏了大伙财路!”
“就是!吓唬吓唬他们就行,何必赶尽杀绝?”
弓弩部队统领王君廓把算盘打得噼啪响:“分赏钱时没我们份,还不许我们多立点军功?”
最终几方达成协议:箭矢前期精准打击,待敌军阵型混乱后故意射偏;弓弩部队放箭只打下三路,方便抓俘虏。
结果战场上出现诡异一幕。
前期箭矢落点精准,吐蕃骑兵阵型一乱,箭矢就集体“失准”。
箭矢专往敌军膝盖、脚踝招呼,疼得吐蕃兵哭爹喊娘,却又不致命。
程咬金接到战报时,差点掀翻御案。
但看着士气高昂的军队,以及源源不断运往长安的战利品,他也不好强行制止。
最后只是把几个将领召到帐前训斥一番,此事便不了了之。
在金钱的刺激下,唐军一路将吐蕃赶到青海湖。
此时,各路商队已赚得盆满钵满,少则数百,多则上千的吐蕃奴隶被运往长安。
长安城内,奴隶市场热闹非凡。
戴着镣铐的吐蕃人被铁链串成排,任人挑选议价。
富商们挥金如土,连面容憔悴的老弱妇孺都被哄抢一空。
这场由金钱驱动的战争,不仅改变了唐军的作战方式,更悄然重塑着大唐的财富格局与权力博弈。
那些没参与认购国债的士族、豪商悔得肠子都青了,他们派来的商队在高原上滞留半月,货物无人问津,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发财。
当他们试图联系行军元帅程咬金,想分一杯羹时,却得到冰冷回应:“无陛下敕令,不敢擅动。”
这些人原本嘲笑认购国债的商户是冤大头,如今却成了真正的笑话。
更让他们窝火的是,国债早已停止认购,他们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想到这,他们对提出此策的苏策恨之入骨。
不过程咬金并未打算就此收兵。
吐蕃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无力反扑,他将目光投向更远处。
薛延陀、吐谷浑,乃至西域诸国龟兹、高昌,甚至传闻中横跨葱岭的波斯帝国!
此次西征已超额完成任务,但若要继续西进,必须得到李世民首肯。
程咬金拿捏不准圣意:陛下是想趁机开疆拓土,还是忌惮自己军功过盛?
正准备修书一封,请小弟苏策参谋,却惊闻苏策入狱的消息。
“陛下这是要做什么?”
程咬金捏碎手中狼毫,墨汁溅在西域舆图上,宛如滴落在高原的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