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求和使团面面相觑,为首的论钦陵急得额头冒汗:“大将军,我等实无勾结吐谷浑之意!”
帐外寒风裹挟着沙砾拍打牛皮帐篷,程咬金身后十二名亲兵按剑而立,腰间环首刀映出吐蕃使团惨白的脸。
程咬金把玩着腰间铜铃,虎目微眯:“既如此,那日在大非川,你们赞普为何突然增兵三万?”
论钦陵张了张嘴,喉结上下滚动,却连半个字也挤不出来。
帐内陷入死寂,唯有程咬金把玩铜铃的“叮铃”声,混着帐外呼啸的风声,在空气中回荡。
还好程咬金并非嗜杀之人,挥挥手放他们回去。
吐蕃使团如蒙大赦,连滚带爬退出营帐,马蹄扬起的黄沙尚未散尽,程咬金便将铜铃狠狠掷在地上。
“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三日,即日起探查吐蕃退军路线!”
他望着帐外苍茫戈壁,铁甲下的拳头攥得咯咯作响,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
这场戏,才刚刚开始。
可吐蕃人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归营后迅速查清原委。
原来唐军早有准备,故意借议和之名设下圈套。
看清李世民不愿罢战的意图,吐蕃赞普干脆下令:“撤!退回雪山以南,看唐军能追到何时!”
消息传回长安,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主张息战休民的文臣们纷纷上奏,指责李世民穷兵黩武;
而武将集团则力挺西征,认为此乃千载难逢的开疆良机。
两派吵得不可开交,唯有李世民望着舆图上不断推进的战线,目光深邃如渊。
以往中原与高原交战,往往难以分出胜负。
一来吐蕃骑兵机动性强,唐军以步兵为主,在高原上行军十分被动;
二来持久战消耗巨大,高原之地除了牛羊,难以产出粮食,即便占领土地也难以耕种。
因此历代出征多是“大军集结-痛击敌军-对方请降-班师回朝”的模式。
吐蕃与中原王朝打交道多年,深知其中门道,这次见唐军不依不饶,索性避其锋芒,打算拖垮对方。
然而这次情况不同,为唐军提供粮草的不仅有朝廷,还有认购“国债”的商队。
这些商人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狼,紧跟大军搜集战利品。
牛羊、皮毛换完后,他们盯上了俘虏。
贞观年间虽严禁贩卖汉人奴隶,但异族战俘不在此列。
商队背后多是市井商贾、坊市富户,平日里想添置奴仆,需通过放贷、趁灾年购地等手段,不仅麻烦还容易触怒官府。
如今这些吐蕃俘虏,简直是天赐的免费劳动力。
商队开出每名俘虏五贯钱的赏格,唐军将士瞬间沸腾。
这五贯钱的诱惑,彻底点燃了唐军将士心中的贪欲之火。
平日里恪守军规的士兵们,如今眼中只看得见白花花的银钱,战斗的意义悄然发生了转变。
每逢作战,骑兵追击时快如闪电,步兵也不甘示弱,只为抓个活口换钱。
有的士兵甚至偷偷藏起伤重濒死的俘虏,用自己的口粮续命,就盼着能活着押回营地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