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你不会也不必上心,这只是基础中的基础,不是什么显才学的事。
我教你几个简单的,到时候随便应付一下就成。
像‘半部春秋’,谜底就是秦字。
“上无兄长”就是兀字。”吴相公府正心园里,吴仙衣认真的教着赵立宽。
赵立宽原本是来找吴相公说他所忧心之事的。
他对西北战场的担忧,自己说不上话,吴相公的话皇帝或许会听。
来的时候吴相公恰好还在,正准备入朝议事。
听他快速说完原委后,吴相公却没答复他什么,只是道:“朝堂不是前线,也不是军营,没什么令行禁止。
没底的事千万别拿出来说,小心成别人的把柄。
御史的亏你还没吃够吗。
只要有人想,什么事都是把柄。”
吴相公郑重教他:“要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想好要做的事,切要有把握才算得。
不要先说,先想好怎么做。
说得越多,做起来越难。”
随后便入朝去了,走前交代:“过两天就是上元会,到时天子皇后,王公贵族百官大臣多会到场,十分中重要,让仙衣教教你,别到时候失了礼数。”
于是才有了这次教学。
吴仙衣先跟他说了上元会的流程,“每年都是天子与皇后车出章台门,王公皇族随行。
五品以上官员要在宰相率领下在门外等候迎接。
随后幢幡宝盖出皇城,一路到洛水边上,隔着洛水与民同乐,共放宝灯。
随后便是猜灯谜,每年都是由皇后出灯谜,所有在场人都能猜,不过多让给年轻人,国子监的学生,皇家的子孙等。
随后便有诗会。。。。。。”
赵立宽心不在焉,他心思全不在这上面。
吴仙衣有些不高兴:“我为你忧思费神,你们全不在乎!”
方说完发觉不对,连忙改口:“你爱学不学,出丑了我可不管你。”
赵立宽笑着告罪:“对不住吴大才女了,我也想学,只是这些对我来说太为难了,就一个粗人,站那一晚上就得了。
吴仙衣轻哼了一声:“你从爷爷手里把我的扇子都赢走了,这算粗人吗?”
赵立宽也不好解释自己那不是作诗,而是背诗,为的是几两银子。
“略知一二。”
小姑娘紧张的问:“你不喜欢诗词吗?”
“喜欢啊。”赵立宽点头:“不过比起你这样的大才女可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