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长飞厂机场出现巨大的轰鸣声,那是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高速运行时的噪音。
其中夹杂着D-30KP2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稍显刺耳的轰鸣声。
非要打个比方的话,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就是6缸发动机,而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就是4缸发动机,前者的声音要浑厚许多,要稳重许多。
因为是新发动机,李干不敢全油门,完全按照试飞的操作标准缓慢加速,先把飞机飞起来再说。
依靠一台发动机是无法起飞的,但是依靠一台发动机,可以维持飞机飞回来降落在跑道上。
轰-6B的气动布局与基本型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不过,其机身长和翼展,大差不差。
长35米左右,翼展33米左右。
也就是说,将机头机尾和两个翼尖四个点连线,俯视状态下,轰-6B基本上是个近似的四方形。
换言之,这飞机起飞的时候,像极了奋力助跑起飞的大鹅!
飞机离地五十米后,李干把起落架收了起来。
这倒不是他非要坚持自己的习惯,而是在做航发试飞的时候,起落架是要收起来的,以减少风阻,让飞机呈现出正常飞行的状态,如此一来,得到的新航发试飞数据才是最真实的。
滑跑了一千多米才起飞,李干开得很谨慎。
爬升到三千米高度后,他建立了一个绕机场飞行的航线。
“设定自动飞行参数。”
李干一边说,一边在自动飞行仪上输入参数,让飞机保持绕场飞行的状态。
张二标则盯着李干的动作,确认参数无误后,他道,“自动飞行参数确认。”
于是,二人都解放了双手。
李干负责观察飞行姿态和新航发的状态,张二标则负责记录试飞数据。
为什么要在左侧位置安装新航发而不是在右侧,因为主驾驶的位置在左侧。
安装在这个位置上,如果新航发出现问题,主驾驶的感受最为直接。
02号轰-6B便开始在长飞厂机场上空,绕着机场飞行,高度为3000米。
绕一圈大概是30公里,也就是说,绕场飞行的这个圆的直径大概是10公里出头。
当前的航速是500公里每小时,也就是说,绕场一圈大约需要三分半钟。
试飞计划中,是要做20次绕场,大概需要耗费1小时15分钟,等于是飞行600公里的距离。
随即,李干和张二标还要在平飞状态下,全推力飞行测试,测试新航发的加速性能、最大推力状态下的状态。
后面的才是重头戏。
前面的飞20圈,大致是相当于先跑个五公里武装越野热身,然后再去跑四百米冲刺。
李干和张二标没有掉以轻心,尽管此时是自动驾驶模式。
老鸟的谨慎老练在这一块体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来到了最后一圈,众人的半颗心放了下来。
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可以确定新航发的运行没有问题了,接下来就是飞包线。
要知道,新航发在装机试飞之前,要在地面运行3000小时以上,做全寿命测试的时候,要运行到彻底动不了。
发动机最怕的就是喘振,无论是航空发动机还是汽车发动机,事实上,这也是内燃机最怕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