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
他盯着对方镜片后的眼睛。
突然意识到自己提交的论证,竟精准戳中了核心。
“如果这是阅读理解。”
“你的答案就是标准答案。”
楚衍指尖叩击桌面。
韩宁只觉血液冲上头顶,耳际轰鸣作响。
这比他预想中最乐观的评价还要惊人。
他不过是将徐祺提出的疑问和自己的思考整合。
却没想过竟和项目内核完全吻合。
“别激动。”
王院士轻咳一声,韩宁这才惊觉自己已站了起来。
他慌忙坐回椅子,按住微微发抖的膝盖,强迫自己恢复冷静。
“说说你的思维逻辑。”
“从发现矛盾点,到提出解决方案,详细讲。”
楚衍推来空白平板。
韩宁深吸一口气,调出储存的推导图。
当指尖划过那些红笔标注的公式时。
他忽然意识到,这场对话或许将成为他科研生涯的转折点。
在天才面前展露思维脉络,既是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韩宁清了清嗓子。
“最初接触这些公式时,我就意识到常规解读会陷入逻辑闭环。”
“我尝试用最基础的数学语言拆解每个步骤。”
“把张量变换类比成积木重组,拓扑方程比作拼图游戏。”
“这种向大众解释的过程,反而倒逼我不断深挖理论本质。”
“有网友提问为何选择三维空间作为基础模型,这个质疑让我豁然开朗。”
“当我试图用通俗比喻回答时,发现自己对底层假设的理解存在盲区。”
“为了让每个解释经得起推敲。”
“我反复验证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甚至把复杂公式拆解成高中生都能看懂的分步计算。”
韩宁说道。
“说重点!这些和项目核心有什么关联?”
王院士听得皱眉。
韩宁咽了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