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大唐协律郎 > 0272 家遭横祸(第2页)

0272 家遭横祸(第2页)

>儿自汴州离家以来,历经数月,幸得裴使君提拔,荐入京应制科,今已高中,授广州都督府录事参军之职,奉旨南下任职。岭南虽远,然乃朝廷新开之地,若能立足,或可建功立业。儿虽心系故土,然男儿志在四方,不敢推辞。望双亲体谅,勿忧孩儿安危。待儿赴任之后,定当勤勉尽责,不负圣恩。

>谨此奉禀,伏惟珍重。”

信送出后,张岱开始着手整理行装,购置书籍与地图,研究岭南风土人情与地方政务。他深知,岭南并非寻常之地,瘴气、蛮族、异俗皆为挑战,唯有充分准备,方能立足。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朝局亦风云变幻。

裴先密奏之事已在朝堂引发争议,有人主张严惩涉案官员,有人则担忧牵连太广,影响政局稳定。皇帝最终采纳裴先建议,下令彻查,但同时强调“宽严相济”,不得株连无辜。

此案牵涉数州,涉及十余名刺史、县令,甚至有御史台官员卷入其中。一时间,京中风声鹤唳,百官噤若寒蝉。

裴先因办案有功,被升为尚书左丞,地位更进一步。他在给张岱的回信中写道:

>“贤侄岭南之行,既是机遇,亦是挑战。若能在彼地站稳脚跟,将来必成一方大员。吾虽在京,亦将留意南方事务,若有需要,可随时致信。”

张岱读罢,感激之余,更觉责任重大。

冬月将至,北风渐起,张岱在长安度过最后一个冬天。他时常漫步于朱雀大街,仰望巍峨宫阙,思索未来之路。

他明白,自己已不再是那个只为家族谋利的商贾子弟,而是一名真正的朝廷官员,肩负使命,须以天下为己任。

岁暮天寒,长安落雪,张岱站在窗前,望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心中一片澄明。

他低声自语:“岭南,我来了。”

张岱自长安启程南下,临行前特意前往裴先府邸辞行。此时已是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天寒地冻,北风呼啸,然街市上已见春意萌动,百姓纷纷筹备年节,街头巷尾洋溢着喜庆气氛。

裴先在府中设宴为他送行,席间谈及岭南局势,语重心长道:“岭南虽远,然乃朝廷新开之地,若能立足,或可建功立业。你此去,非但为仕途,更为国计民生。”

张岱拱手答道:“使君教诲,晚辈铭记于心。儿虽心系故土,然男儿志在四方,不敢推辞。”

裴先颔首微笑,又取出一封密信交予他:“此信乃我与岭南都督李昭所书,你若抵广州后遇有难处,可凭此信求见李公,或可得其相助。”

张岱接过信,郑重收入怀中,复又拜谢。

宴罢辞别,裴先亲自送至府门,望着他上马离去,良久未语。

张岱一路南行,经洛阳稍作停留,便继续前行,过襄阳、江陵,沿长江水路而下,历时两月有余,终抵广州。

广州城外,江水浩荡,帆影点点,码头繁忙,商贾云集。张岱策马上岸,望着眼前这座南方重镇,心中既感新奇,亦觉压力倍增。

他此番前来,名义上是录事参军,实则肩负重任??既要协助地方治理,又要整顿吏治,清理积弊,更需应对蛮族骚乱、商旅纠纷等诸多难题。

入城之后,他被安排暂居于州府驿馆,翌日便赴衙署报到。

广州都督李昭亲迎于门外,神色和蔼,言语谦逊。张岱观其举止,知其为人谨慎,处事圆滑,恐非易与之辈。

“张录事远道而来,辛苦了。”李昭笑道,“听闻你在汴州破案有功,朝中多有赞誉,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张岱拱手回礼:“大人谬赞,晚辈不过略通政务,尚需前辈指点。”

李昭哈哈一笑,引他入内,命人奉茶,随即切入正题:“张录事此次南来,朝廷之意,想必你也清楚。广州地处边陲,事务繁杂,民情复杂,望你能尽心尽力,助我一臂之力。”

张岱点头应诺:“晚辈定当竭尽所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