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我爹是嘉靖 > 第684章 镇海伏波(第1页)

第684章 镇海伏波(第1页)

“皇爷,大捷啊。”

孟冲接到兵部转呈过来的捷报,无比激动的朝着朱载坖跑了过去。

而且在跑的时候,也在不停的喊着大捷,使得文华殿内外所有的宫人都不由侧目而去,好奇着到底是哪里送来的捷报。

朱载坖正翻看着内阁和司礼监整理的“简报”,了解着最近一段时间内阁与司礼监的工作情况。

朱载坖听到孟冲在外面喊着大捷,也不由望出殿外,看向了孟冲。

孟冲在这个时候,也终于激动的进到了朱载坖所在的文华殿静阁之内。

这处静阁也是朱载坖登基之后,新改造出来的房间,里面也是冬暖夏凉,很适宜静思休息。

孟冲激动来到了静阁外面,手里拿着兵部转呈过来的捷报,又惊喜道:“皇爷,大捷啊!”

朱载坖呵呵笑着将手中的简报放下,看着孟冲笑道:“是什么大捷?”

孟冲急忙恭敬的将手中的捷报呈给了朱载坖,“是戚继光,俞大猷他们攻克了台湾窝南部荷兰红毛番夷石头城的大捷。”

朱载坖接过捷报也细致的看了一遍,然后朱载坖就笑着说道:“戚金和俞强这俩年轻人有勇有谋,居然还能在绝境之中,将这帮红毛番夷的石头城内的火药库给炸了,当真是令朕意外。”

孟冲陪着笑道:“是啊,这俩年轻人胆子大又心细,此番立下如此大功,也是皇爷的庇佑。”

朱载坖呵呵笑道:“不用往朕脸上贴金了,他们的功劳就是他们的功劳,他们本事也是他们的本事。此番克敌制胜,两人功不可没。让兵部对他们进行嘉奖吧。”

“另外将也通知一声户部,朕要给戚继光俞大猷他们新打下的石头城赐名,也要给他们在台湾窝北部所建的军镇港口赐名。”

“然后让户部发一道文书,将这两个地方的新名字,通过朝廷的邸报,告知天下,让天下的百姓也知道,在一片汪洋的大海之上,也有大明的疆土与城池!”

孟冲立刻拜道:“是,奴婢遵旨。”

接着孟冲又问,“皇爷准备这个俩城赐什么名字?”

朱载坖心情大好道:“取纸笔来!”

孟冲听到朱载坖的吩咐,赶紧就去准备文房四宝。

待他将一张上好的宣纸铺在静阁内的书案上后,就又殷勤的帮朱载坖研着墨。

等到墨水也研好之后,孟冲就又恭敬到朱载坖跟前禀告着,“皇爷,笔墨已经备好了。”

朱载坖嗯了一声,起身站立,朝着铺好宣纸的书案前走去。

朱载坖走到书案前后,也站在宣纸前略微的思考了一番,然后心中就想出了两个具有非凡意义的名字。

朱载坖抬手在宣纸上用浓墨写出了并排的四个大字。

这个四个大字,分为两个名字。

其一曰:“镇海”!

其二曰:“伏波”!

朱载坖为这两座台湾窝上的军镇港口,起这样的名字,也并不是一时兴起。

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为这两处地方取了这两个名字。

因为这样取名方式本来就是中原王朝的独有操作,在华夏历史数千年的时间里,凡是名字带有“镇”、“抚”、“武”、“威”等字眼的地名,无一不是中原王朝对四夷之地昭示统治管理的重要体现。

所以,现在作为大明皇帝的朱载坖,自然也不能在这些名字上有例外。

他也要遵循这一传统,将这些符号刻画在大明的疆土上,告诉后继之人,这片土地的来之不易。

同时也要警省后人,一定要王者之心来管理和统治这些新地,让他们明白每一块土地的自古以来,都是先人辛辛苦苦,用血肉牺牲换来的。

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轻易得到的。

所以,朱载坖就是要用“镇海”、“伏波”这样的名字,告诉世人,这两个地方是朝廷名正言顺,归于一统的核心利益所在!

是不能随意舍弃的土地。

写好了这俩名字之后,朱载坖又俯身吹了吹上面未干的墨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