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目光如炬,死死盯着李泰。
李持在这桩公案里究竟是何角色,他心里一清二楚,但这个儿子是否知情?
若李泰为群臣所惑,如何襄助朝堂事务?若洞悉真相仍顺势而为,又何以担起辅政之责?
帝王之道,贵在权衡。
像苏策这般出身寒微却有大才的臣子,即便难驯,也是治国利刃,断不可因私废公。
无论哪种结果,都让李世民心生不满。
他微微摇头,将视线转向群臣:“三位大人,此案当真证据确凿,再无疑点?”
殿内气氛凝滞如铅,群臣屏息敛气,无人敢触这帝王盛怒下的锋芒。
张庭兰额间沁出细汗,却仍强作镇定,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笏板边缘,心中暗自盘算如何应对这莫测圣意。
在与刑部尚书张亮对视一眼,心头泛起不安。
往常陛下唤他们多用“爱卿”或表字,此刻一声“大人”,却透着冰寒。
张亮喉结滚动,悄悄将攥紧的拳头藏于袖中,余光瞥见周明远额角青筋微跳。
他们比谁都清楚,此案若有差池,不仅苦心经营的布局会毁于一旦,还可能引火烧身。
但面对李世民审视的目光,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赌上一赌。
他们并不知晓,户部侍郎周明远暗中指使张健、史春雷威逼李持作伪证之事,即便有所怀疑,也选择视而不见。
周明远强压下内心翻涌的不安,面上却挤出一丝镇定的笑意,开口道:“陛下英明神武,此案既已审理多日,证据链完整详实,臣等绝不敢有丝毫欺瞒。”
他偷眼观察着李世民的神色,每说一字,都像是在刀尖上行走,生怕哪句话触怒天颜,将自己卷入万劫不复之地。
“陛下!”张庭兰出列,拱手道,“李持口供与查获的苏策、苏福密信相互印证,私吞漕粮之罪铁证如山,请陛下圣裁!”
张亮亦趋步上前,挺直腰杆,声如洪钟:“此案经三司会审反复核验,案卷俱在,容不得半点抵赖!苏策贪墨之举,实乃欺君罔上,罪不容诛!”
三人虽言辞笃定,可话语间的颤抖与刻意拔高的声调,仍泄露出几分底气不足。
李世民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将他们细微的神态变化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冷笑,那笑意却未达眼底,反而更添几分森然寒意。
“当真?”李世民转而看向阶下的苏策,“苏策有何话说?”
苏策冷笑:“二位大人所言,纯属颠倒黑白!”
“大胆狂徒!”
“证据确凿,还敢狡辩!”
“在陛下跟前也敢抵赖?”
苏策环视叫嚣的群臣,眼神冷冽如霜,喉间溢出一声轻蔑嗤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诸位大人这般着急定我死罪,莫不是怕真相大白后,自己的算盘落了空?”
群臣怒斥声此起彼伏,李世民猛然拍案:“肃静!”
朝堂瞬间鸦雀无声。
苏策整了整衣襟,先望向张庭兰、张亮:“三司会审时已辩明的疑点,不再赘述,陛下圣明,自会分辨真假。”
他又看向周明远:“周大人不是一直想知道漕粮去向?今日便如实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