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春色满棠 > 第312章 比他的棠棠还美(第2页)

第312章 比他的棠棠还美(第2页)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

>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为了辩解,而是为了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

>《青石之下》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我们一家人、一群朋友、甚至整个青石镇共同守护的记忆。有人说我们在编造历史,可真正的历史从来不是单一的声音,它是无数人的回忆、口述、遗物、文字交织而成的画卷。

>

>我们不敢说自己写的每一个字都完美无瑕,但我们敢说,每一段叙述,我们都曾反复求证;每一个故事,我们都曾用心倾听。

>

>如果有人愿意指出我们的错误,我们欢迎指正。但如果有人试图利用谎言掩盖真相,那我们就必须挺身而出。

>

>文化传承之路,从来都不是坦途。它需要勇气、坚持,也需要每一个愿意守护的人共同努力。

>

>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们会继续走下去,因为这条路,不该断。”

这封信一经发出,迅速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许多读者纷纷留言支持,更有几位知名学者转发并评论:“春棠一家所做之事,正是当下最稀缺的文化自觉。”

与此同时,调查组也陆续收到多方反馈,确认《青石之下》中的大部分内容均有据可依,所谓的“篡改历史”并无实证。

一周后,省文物局发布公告,称调查结果表明,《青石之下》内容基本属实,个别细节问题已由作者方补充修正。公告最后强调:“该书展现了民间文化工作者对历史的尊重与热爱,值得肯定。”

这场风波终于落下帷幕。

那天晚上,春棠一家三口再次围坐在天井旁,夜风轻拂,星光如水。

“妈,你觉得我们真的能改变什么吗?”春生轻声问。

春棠望着远处灯火阑珊的古镇,嘴角浮现一抹温柔的笑意:“或许不能立刻改变世界,但至少,我们可以守住自己的信念。”

张明远握住她的手:“而且,我们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心。”

春生低头看着手中的书稿,眼神坚定:“那等下一本,我也要继续写下去。”

春棠轻轻点头:“好啊,我们一起写下去。”

屋檐下的风铃随风轻响,仿佛也在为他们鼓掌。

青石镇的夜晚,依旧宁静而深远。而属于春棠一家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秋风渐起,青石镇的街巷中飘散着桂花的香气。《青石之下》出版后,虽经历风波,但最终赢得了读者的认可。春棠一家的生活似乎恢复了平静,可她心里清楚,这份宁静来之不易,也注定不会长久。

那天傍晚,天井边的老藤在夕阳下投下斑驳的影子,春棠坐在藤椅上翻阅一本新到的地方志。张明远刚从市里回来,手里拎着一袋热腾腾的糕点,脸上却带着一丝疲惫。

“怎么了?”春棠抬头问道。

张明远放下袋子,坐下后才缓缓开口:“省文化厅那边传来消息,说有一家民间档案馆要关闭,里面的资料可能会被拍卖。”

春棠微微皱眉:“哪家档案馆?”

“是‘云山文库’。”张明远低声说道,“你记得吧?我们之前为了收集青石镇的历史资料,还去过几次。”

春棠点点头,神色凝重起来:“那可是几十年的老馆了,藏有不少珍贵的私人信件、族谱和手稿……如果真的被拍卖,那些东西恐怕就流落四散了。”

张明远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想去看看能不能争取一下,把这些资料整体收购下来,保留在记忆馆里。”

春生正好走进来,听到这话立刻插嘴:“爸,你是说我们要买下整个档案馆?”

张明远笑了笑:“不是买下,而是想办法接手。如果能谈成,让这些资料继续保存在公众可查阅的环境中,而不是落入私人收藏家手中。”

春棠沉思片刻,道:“这件事得慎重。我们现在资金并不宽裕,而且‘青石记忆馆’本身还在扩建阶段。”

“可如果我们不接手,这些资料就可能永远消失。”张明远语气坚定,“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

春棠没有再说话,只是轻轻叹了口气。她知道丈夫说得对,也明白自己内心其实早已有了答案。

第二天一早,张明远便启程前往云山镇,与档案馆的负责人洽谈交接事宜。而春棠则留在记忆馆,一边整理近期新增的展品信息,一边关注着外界关于《青石之下》的反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