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猛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呛得她剧烈地咳嗽起来,眼泪流得更凶了。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唯有自己强大,才是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本……”
是啊……她怎么就忘了这个最简单的道理?
她怎么会蠢到,将自己宝贵的重生机会,再次押在一个男人身上?
她怎么会愚蠢到,以为算计和掌控别人,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苏玉娘说得对!
她有才干,有家底,她凭什么要依附于人?!
凭什么要活在仇恨和算计里?!
那一刻,李婉和仿佛大梦初醒,又像是挣脱了某种无形的枷锁。
她哭了,哭得畅快淋漓,也哭得……彻底醒悟了。
天亮之后,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精心梳妆,而是素面朝天地坐在窗前,静静地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
袁川宿醉未醒,还在偏房里呼呼大睡,她却已经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她要与袁川“和离”。
这个决定她做得异常坚决,没有争吵,没有指责,只是平静地告诉袁川,她要过属于自己的日子了。
她将原本作为“袁宅”的这处宅院留给了袁川,算是全了夫妻一场的情分,也给了他一个安身之所。
她只带走了属于李家的产业契书和自己的贴身财物,以及几个忠心的下人,搬回了李家老宅。
她不再关注苏家的一举一动,不再汲汲营营于袁川那虚无缥缈的“宰相前程”,也不再试图用前世的记忆去掌控什么。
她开始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打理李家日渐式微的布庄和茶行生意上。
她凭借着自己骨子里的聪慧和曾经在商场历练过的经验,开始认真学习经营之道,从查账、盘货、与伙计管事沟通,到亲自去码头挑选新茶、去江南考察丝绸……她不再追求捷径,而是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试图重新撑起李家的门楣,也撑起自己的人生。
这条路很难,比她想象的要难得多。
没有了前世记忆的“金手指”,没有了可以依附的男人,她要面对商场上的尔虞我诈,要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但奇怪的是,她心中那份深入骨髓的空虚和焦虑,却在日复一日的忙碌和充实中,渐渐淡去了。
这条路或许平凡,或许艰辛,但每一步,都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踏实。
与此同时,苏家却是在一片欣欣向荣中,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开春之后,虽然旱情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但朝廷的雷厉风行和苏家献上的高产作物,却给整个大乾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在皇帝的亲自督促和户部的全力统筹下,土豆、红薯、玉米的种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分发到各个受灾严重的州府进行试点种植。
苏老汉作为“大乾义农”,苏玉娘作为“安康乡君”,更是被委以重任,不仅要负责垚县及周边地区的育种和技术指导,还要将他们的经验整理成册,供各地官员和农户学习。
一时间,苏家门庭若市。
前来求教种植之法的官员、乡绅、农户络绎不绝。
苏老汉忙得脚不沾地,却也乐在其中,他将自己一辈子的农事经验倾囊相授,苏玉娘则在一旁补充着更科学、更系统的育种和病虫害防治方法。
苏家仁在休沐时,也会帮着父亲和母亲整理记录,将那些宝贵的经验誊写成清晰易懂的小册子。
苏家作为朝廷推广新作物的技术指导核心,地位更加稳固。
看着那些因为得到新粮种而重新燃起生活希望的灾民,看着那些因为学会了新技术而喜上眉梢的农户,苏家人心中的那份自豪感和满足感,是再多的金银也换不来的。
随着新作物的逐步推广,苏家的生意也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
卤味铺、豆芽、、酸辣粉。。。。。。这些早已在垚县打响名气的“苏记”特色吃食,随着苏家名声的远播,也开始走出垚县,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