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读到孙淑忠同志的写的一篇公司逸事。说的是他们公司抄表员小张的办公桌位置得天独厚,可谓“近窗桌椅先得光”,这个优势在冬季显得尤为明显。小张终日忙于外出抄表,人去椅空之后,他那充满了温暖阳光诱惑的位子成了公司里其他人争抢的宝座,众业务员轮番享受冬日里的和煦日光。久而久之,小张的椅子因负荷过重,呈摇摇欲垮之态。一天,膘肥体壮的副科长大李来到那张办公桌前,悠悠然地往椅子上一坐,只听“咔嚓”一声,大李险些坐在地上。小张的椅子坏了。大李心想,这张椅子虽然坏了,但看起来还是完好无损,为了不让它坑害别人,他写了一张醒目的大纸条贴在椅子上,上书“椅子已坏”。时隔不久,公司经理来到业务科想坐在那里了解工作,一见“椅子已坏”几个大字,心想,这一定是小张不愿意让大家霸占他的位置而摆的空城计,就不以为然地大大咧咧地往椅子上一坐,结果可想而知。以后的一段时间,每个人走到那个位置时,都抱着“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想法照坐不误,结果是受害者与日俱增。后来小张突发奇想,将这句话改成“椅子已修好”,于是再没有人去坐了。
初读孙淑忠同志的这篇短文,我只是微微一笑。笑过之后,我却想到了心态这个问题。所谓心态,是指对事物发展的反应和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观点。比如对待这“椅子已坏”几个大字,我们有两种观念去对待,一种是,这是人家善意的提醒,这椅子已坏不能坐了。这种心态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另一种是,人家故意贴这样的纸条,恐吓人家不去霸占,好留着自己坐。这种心态应该是负面的,消极的。常理上,应该大多人心态正常,也就是说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心态占多。可结果,却出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我们看看周围的事例,老人跌倒了没人敢去扶;人被车撞了,肇事司机跑了,围观者众多,却没人敢送伤者去急救;如此等等。我们就知道,贴“椅子已坏”出现这样的结局并不是孙淑忠同志的艺术夸张。
一个人的心态,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想法。良好的心态,是和谐社会的保证。如果我们大多人的心态如孙淑忠同志所写的那样不正常了,甚至把正常和不正常完全颠倒过来了,我们又怎么能微笑地起来呢?
一纸文凭
我1983年初中毕业时正赶上首届从初中招收中专生。那时,考中专的人选都是在考上县重点高中里的中上成绩里选人进行复试的。考高中时,我在我们学校成绩排在第一,因为家在农村,家里穷,老师和我父母都要求我报考中专,说这样可以早早地端上“金饭碗”,于是,我进了中等师范学校。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个乡的完小任教。那时,农村小学大多是民办教师或者是“民转公”的公办教师,他们自称是“杂牌军”,像我这样从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当时在教师中很吃香。但在学校,我并没有认为自己了不起,总是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所以深得老师和学生欢迎,带出的学生也都很不错。
后来,老师们开始自学考试和参加函授学习。说实在的,我当时认为自学考试可以学到些知识,但感觉对自己用处不大,而对于函授学习,我是瞧不起的,我认为那不过是拿钱买一纸文凭。我对文凭不看重,但却一直想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一直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当很多小学老师通过函授拿到大专文凭的时候,我的论文开始在县里频频获奖,与此同时,我业余时间写的文章也开始在地方报纸上开始发表,我想通过能力改变自己的环境。
1997年,我写作方面在本地已经有了一点小名气,当时,县里很多好单位都想要我,比如法院、检察院都有这个意向,但知道我只有中专文凭时,他们说只能借调。我这个人讲面子,如果借调一段时间又把我退回到原单位,我怎么做人?所以,我以工作不适合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也就在这年,我们县教育局公开在教师中选拔两名教师进局办公室,我报名参加了考试,记得参考人员是178人,大多是本科文凭,中专文凭只我一人!结果,我这个只有中专文凭的人文化考试却得了第一名!当时,我高兴了好一阵子,认为学真本事,注重提高自己能力的路子走对了。谁知道,在县委常委会讨论的时候,我被否定了,理由是:一个中师生怎么能进局机关?难道我们县就没有人才了?
也许是上面领导为了安慰我,通过这次考试,我被提拔成了完小教导主任。当教导主任后,很多老师都劝我通过函授花几千元弄一个大专文凭,但我却一根筋,说那样没有意义的事我坚决不干。就这样,我还是没有去拿文凭,但却更加刻苦学习了,我不相信,我没有文凭就不能成功。
到了2001年,我们学校已经有很多教师通过函授拿了本科文凭,而我还是一纸中专文凭。我并没有感到难过,因为我这个中专生领导他们搞教学搞教研教改他们还是很服从我领导的。事实上,我的能力的确比他们强,他们中大多的毕业论文都出自我的手。此时,我的论文也已经开始在我们教育界最具权威的报刊上开始发表了。
2005年,我被提拔为完小副校长。此间,我一边教学,一边学习,并且勤于笔耕,发表文学作品已经达百多万字。县文化局局长找到我看了我的作品,认为文化局需要我这样一个人去搞创作,但当他知道我只有中专文凭后,他面露难色说:“现在公务员是每进必考,这样吧,我找上面说说,让今年的公务员招考条件变通一下,我们文化局招考的放宽到中专文凭,附加条件是中专文凭的必须发表文字十万以上。”我知道局长的好心,但我想起参加上次教育局招人的事,自己曾经发誓不再参加类似的考试时,我说:“感谢局长了,我看还是别折腾了,我当老师也同样可以搞创作,是不?”局长苦笑了一下说:“我们局里没有直接调入的权利,我想你如果到局里专职创作可能更有利于你发展。”
这年的公务员考试,文化局对招聘人员条件果然降低到了中专文凭,但我还是没有去报考。后来,局长很不高兴地对我说:“你不想进我们文化局?是不是因为转过去工资要降低二百元的原因?你怎么不从长远考虑呢?就是从近处想,人家进城好难的,你知道吗?”面对局长的关心,我只有再次苦笑。我想,此时的我可能由原来的看不起文凭转到了为自己只有中专文凭而没有自信了吧!
2006年,我们县各学校行政人员开始竞聘上岗。暑假,全县各学校行政人员集中在县里学习了相关文件,竞聘学校行政人员的原行政人员和新报名的教师都要通过资格审查,其中一条是参加小学行政人员竞聘的必须具备大专文凭。我听到这里,借口离开了会场。
老师们都为我因为没有一纸文凭而不够竞聘资格而感到惋惜,说谁不知道我们教师现在的文凭只是一张纸,并不能代表能力。还有的老师让我去找领导,说特殊情况说不定可以特别对待,我笑着说,上面的红头文章都那样规定了,自己何必去找没趣,再说,我也没那当小官的官瘾。
今年,我们县开始在全县选拔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带头人,小学老师报名的条件是必须是大专文凭和中级职称同时具备!我再次因为没有大专文凭而不能参加学科带头人的竞争权力。
此时,我回头看看我走过的路,可以说是一路坎坷却在原地踏步。再看看跟我一起师范毕业的同学,他们因为一出来参加自学和函授考试都具备了本科文凭,在官场上混的,有的已经混到了正处级的官位,一般的也都有了一顶股长的乌纱帽。跟我一样扎根在教师岗位上的都在县重点中学成了骨干教师,这次学科带头人是人人有份。
现在冷静想想,所有这些,我认为都是我自找的。我原来总认为文凭不过一张纸,对我来说,文凭大不了是一件华丽的外衣。然而,我却忘记了,现实生活中,人是不能不穿衣服而出入公共场所的,每个人都会注重人家的衣着,就是我,不也同样要先看别人的衣着吗?
信任是无价之宝
同辈人中,我很佩服表哥。表哥只读过高中,现在却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公司虽然不大,只有百万资产,但都是他白手起家,自己努力奋斗的成果。我问起表哥的创业,他淡淡地说:“信任是无价之宝。即使是问题里,也应该以信任为重,这样,才能在问题里寻找到商机。”接着,表哥给我说了两件问题里寻找商机的小事。
表哥高中毕业外出打工一年,挣下本钱,回到小镇创业。表哥经过考察,发现镇里虽然有三家五金店,但他认为再开一个五金店还是能挣钱的。表哥的五金店开业后,生意一般,利润不是很高。表哥发现其它五金店因为熟人多生意要比他的店子好,再看其它店子介绍新产品时尽管都是介绍优点,但熟人去购买时还是不放心地问了又问。表哥想,熟人都这样,难怪自己刚开店生意不好了。表哥想到了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的问题。这个问题让表哥寻找到了新的商机。他在店子门前的黑板上介绍各产品的特点时,不仅写优点,也写缺点,让人一目了然。如:喷雾器长式杆筒:射程远,利防毒,但运转欠灵活。“喷雾器长式杆筒运转欠灵活”是顾客在他这里买了回去用后给他提出的问题,但他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把这个“问题”暴光在产品介绍上。就因为他这样坦诚面对问题,他的店子信誉大增,很快已经成了镇上的“大哥大”。
表哥在镇里开了两年五金店后到县城又开起了照相馆。一次,一个人来取“全家福”照片。取照片的人接过照片后,眉毛皱了一下,表哥发现了,忙热情地问:“您有什么不满意的吗?”来人笑着说:“没什么,我看见照片上我女儿的左眼比右眼显小,也许是光线问题,算了。”表哥拿过照片认真地看了看,忙把照片放进自己的箱子里说:“对不起,是有点影响美观。这样吧,你改天带你爱人和可爱的公主再来照一次。这是给你的车费和误工费。”表哥说着拿出张百元的钞票递给来人。来人说什么也不肯接。在表哥的一再坚持下,来人还是接受了接过了表哥的钱,并带家人来重新补照了一次。半年不到,表哥的家照相馆生意火红起来。
表哥坦诚公布商品缺点,跟商家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比较,表哥的花钱自找麻烦,跟其它商店的挖空心思敷衍消费者比较,看似让问题多了,把问题扩大了,实则很好地解决了问题,赢得了信任。
信任是无价之宝。表哥有了信任的无价之宝,事业快速发展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拉“虎皮”的启迪
一位作家跟我掏知心话的时候,感叹他曾经拉“虎皮”的无奈。这位作家不仅乡土散文写得好,画也很有名气。目前,他的画是很难求到的,很多官员前往求画,他都会直接拒绝,他的名画拍卖价已上十万元。
他的乡土散文有着浓重的乡土味。他说自己的散文“土得掉渣”。其实,他本人也是土生土长的“乡巴佬”,他的家乡在苍梧之夜的山腰,里通野人谷,外连十万山。他说他本该去烧炭、放排、赶山、围猎。但是,他是一个违命者。他与命运抗争,爬出了崇山峻岭,做了作家、画家。一个只读过初中的“乡巴佬”做人做到这个份上,其所走的道路曲折是可想而知的。
他说他刚成名的那会儿,给文学青年讲座的时候,很实在地介绍自己。接着,他才讲他的文学经历。他讲得很土,很实用。可是,下面的人不买他的账,根本没人用心听。他接连两次讲座失败。他的经纪人对他的一意孤行很不理解。第三次讲座,他是在一所名牌大学里,他试着用经纪人的策略开讲,结果效果还真出奇的好。其实,他讲座的内容跟前两次一次,讲的是自己如何在乡土散文这个路上的历程。但切入主题前,他按照经纪人的设计,先引用了一些外国知名作家书中的例子。这些例子都是经纪人整理出来让他硬背下来的,而这些书是什么样子他并不知道。经纪人对他说,这些书听课人大部分人肯定也没看过。正因为这样,你用“洋气”拉起“虎皮”,人家才会认为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后,你才能让自己真正的苍山风骨征服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洋气”和“土气”的运用自如。
乡土作家的优势是厚重的生活经历和乡土语言的组织能力。可是,在讲座的时候,却要用自己的弱势作为“虎皮”引发听者的兴趣,并在讲座中偶尔插进高深莫测的话,以威震听众,这到底是主讲人的悲哀,还是听众的悲哀?不管是主讲人的悲哀,还是听众的悲哀,我认为作家的做法无疑起到了应用的作用,这告诉我们,有时候,好的产品也应该讲究包装。
一个让我感动的细节
一个靠稿费养家糊口的码字工最关心的自然是稿费。别看码字工日不晒,雨不淋,却字字是自己的心血。但是,有些报刊却并不尊重码字工的劳动,发了人家的文字却不肯付一分钱。我初次遇到这样的事很愤怒。那是一家省级报纸,前两次发我的文字给了稿费。后来,我在该报连发了60多篇稿子,稿费单却迟迟不见来。我电话催问也没有结果。当时,我还没用电脑写作,一气之下,我摔坏了钢笔。后来,随着自己发文增多,遇着这样的事更多了。久而久之,麻木了,再遇着这样的事,问都懒得问了。
一天,我在网站上看到一家知名杂志转载了我一篇文章。此前,我在该杂志发过一篇原创作品并收到过样刊。该杂志上注明过转载文章地址不详请联系之类的话。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编辑拨通了电话。电话接通,我说了我的文章被转载的事。编辑耐心地问了我的姓名、转载期数、文章题目。接着,编辑问我原来在他们杂志发表或者被转载过没有。我告诉他曾经发表过一篇原创散文。他笑着说,那你不用告诉我通联了。我会找到你的档案按那上面的地址给你邮寄样刊和稿费的。其实,你不来这个电话我也会对照档案给你邮寄过去的。只是,我们现在还没上班,所以要迟一点。放心吧。”他这样一说,我才想起正是春节假期的时间里呢。
听了编辑的话,我心里顿感温暖,一股感动由心底升起。是的,我很感动,我感动的原因不是因为编辑的话语亲切和他的承诺,而是编辑把“我们还没上班”这句话放在后面说的这个细节。这个细节说明他即使不是在工作时间内依旧对工作是那么地细心和负责;这个细节让我跟他完成了轻松的对话。这个细节让我永远记住了这家杂志和这个编辑。同时,这个细节也教导了我如何给他人温暖。
彩带与鞭子
一个不惑之年的朋友跟我谈起爱情与亲情,他说,爱情是一条彩带,亲情是一根鞭子。仔细回味朋友的话,觉得朋友的比如很贴切,道出了爱情的浪漫和婚姻的责任。
彩带是畲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它用各种丝线或纱线编织而成。彩带图案美丽,畲族妇女把编织彩带当作娱乐和享受。彩带制成的各种小饰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轻松和五彩缤纷。这正如我们追求和向往的爱情。我们每个人在青春年少时都梦想自己的爱情缤纷多彩,如那彩带飘舞出美丽的图案。爱情是美丽甜蜜的,爱情中的男人和女人都做着五彩的梦,都享受着爱的甘甜。
爱情过后是婚姻。爱情是两个人的事,一旦走进婚姻,才发现两个人的爱情变成了三个家庭:男方家、女方家、男女组合新的家。此时,方知道爱情时候的五彩梦并不那么容易实现。接着,孩子出世,爱情面临着更多亲情的冲击。于是,有责任心的男人把亲情当作了一根鞭子。
鞭子是什么?鞭子是由一个柄和鞭绳构成灵活运动的软杆,是一种用来抽打的工具。男人在亲情这根鞭子的抽打下如陀螺般旋转忙碌不停。男人为了让亲人日子过得更好,其实也是为了实现爱情时对女人的承诺,开始了拼搏。男人为了给亲人更好的生活条件,比如房子、车子等等,开始忙于挣票子。
作为妻子,既是男人的亲人又是他的爱人。拥有双重身份的妻子如何运用好手中这根鞭子呢?这就需要首先了解鞭子各自的功能。比如,柄,它虽坚硬有力,但却是用来握在手里而不是打在陀螺上。倘若一时性起,把它打在陀螺上,陀螺旋转的速度虽然快,但瞬间就会跑出你所能控制的地盘或被一下打翻在地上。如果轻握着柄,用柔韧的绳子慢慢地抽打在陀螺上,适当地给力,陀螺自然会悠然旋转。倘若还带着欣赏的心态来品味陀螺的旋转,那陀螺的旋转轨迹就如彩带飘舞出的美丽图案。这,正是爱情时的五彩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