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夜的小内侍忙殷勤的端茶上水,笑道:“吵着大人?那是杜太妃娘娘,自从先帝爷驾崩后,”说着暧昧的指了指脑子:“这里就不大好使了,整日里就会唱这一首歌。”
陈瑞眼从他身上滑过,无甚痕迹。
翻身假意睡去,待众人都不觉察时,翻窗溜了出去。
长夜深了,陈瑞信步而行,循着歌声七弯八转穿花拂柳而过,微凉的露水随着青嫩叶,沾在身上,渐渐寒入骨。
最僻静的位置个锦衣子坐在花间,十指弄琴,细抹慢挑,和着一丝半缕的歌声在夜风中飘:“青山本不老,因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奇异陡转的音调,让陈瑞也不由地听住了。
子察觉有人时,抚琴的手便缓缓的止了。
“太妃。”陈瑞走到身侧开口道:“您这首曲子,臣下极熟悉。”
杜铭溪起身,笑道:“这曲子是有个人,新近教我的。”
陈瑞还是在杜铭溪幼时见过,今日细细看着她,已是另一番模样。如玉脸孔,三分柔三分傲,还有隐在眼底最深处的三分阴寒。
绝不疯癫。
她定定也望住陈瑞,缓缓伸出手:“那人就在玉湖底的地牢里。”
皓白的手腕在金丝银绣的锦服之下愈发的显露的纤瘦,陈瑞顺着的手指看过去。花丛之中,暗影幢幢,落到地上便是重重的黑,满院花叶中,隐隐可见一块巨大石板。
杜铭溪笑道:“你放心,侍卫都被我迷晕了。”
陈瑞掀起了青石板,顺着乌黑阶梯走下去。甬道极长,墙壁上嵌着连绵的灯火,照亮青石阶梯,盘旋而下,脚上的软底鞋在寂静中毫无声息。越走越深时,几乎可以听到水声哗哗,就仿佛幼时坐船,悠悠地晃动,微微的,说不出地异样。
路总会到尽出,转角处有更亮的灯火,陈瑞一步步走了过去。转过去时,透过列精钢的栏杆,有一种奇怪的味道……
最先入眼的是牢笼里三面垂挂的白绫,绫上绣着密密的金色梵字经文,御用的黄缎织金勾勒的五色梵字,烛影摇动时流光溢彩,仿佛交织的咒语,让人看了心悸。
陈瑞认得,那是陀罗经被,由活佛进贡,皇帝死后金匮中必备之物。每一幅都由活佛念过经、持过咒,名贵非凡。然而,么整整垂挂三面墙,却从未见过。
呼吸中,仿佛是什么腐烂了,又被浓重的香味所掩盖……
陈瑞忽然若有所感,目光向阴影处再看,霎时了然。
立起水晶棺中,闪闪流动的水银交错在其中的尸首上,日月蟠龙玄色袍服中,他的眼阖着,他的脸轻轻的垂着,凝固在脸上的神色仍旧如生时。
封荣……
陈瑞惊得一退,恰在此时,灯芯摇了摇,悠悠的光芒里跳出封荣合在身前的手,几截已腐烂出白白的人骨。
水银镇的再好,若没有冰,尸体终究开始腐烂。
棺旁是红玛瑙巨大香炉,香烟滚滚,味似雪梨,掺著些苦。那香料还是陈瑞不久前贡上的,波斯薄如蝉蚕的“瑞龙脑”。也不知焚了多少的分量,波浪一般不停的涌动,可终究遮不住的腐臭。
棺椁的对面,牢笼内唯一的光亮,一盏八角纸灯,香墨穿着碧色脏旧的裙,席地倚在墙上,似睡的极熟,双腕上扣着精钢的锁链。瑞脑香雾堆云叠雪,勾勒出枯黄的面容。
她变得衰老了。
“青山本不老,因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那带着奇异穆燕音调的歌声蓦然从陈瑞的脑海中跑出来。大漠浩瀚,犹如无际,黄沙下掩埋着无数的残骸,从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