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带着古人穿回现代 > 第一百章 拥抱新时代未来皆可期(第1页)

第一百章 拥抱新时代未来皆可期(第1页)

晨光熹微,如淡金色的薄纱,温柔地拂过京郊半山。除夕夜的喧嚣与深沉哲思,如同被山谷吸收的钟声余韵,沉淀为别墅内一种安宁而充满活力的氛围。巨大的落地窗外,城市在薄雾中苏醒,昨夜的万家灯火尚未完全褪去,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已为鳞次栉比的高楼镀上温暖的金边。空气中弥漫着清冽的雪后气息,混合着厨房隐约飘来的小米粥清香,以及庭院里谢镇山侍弄花草时泥土的微腥——这是崭新一天,也是崭新时代最寻常也最动人的序曲。

客厅里,昨夜守岁的痕迹尚未完全收拾。散落的靠枕,茶几上残留的茶盏,角落里小虎子遗落的乐高零件,都无声诉说着昨夜的温馨。柳氏穿着一身舒适的浅杏色家居服,正站在明亮的开放式厨房岛台前,动作娴熟地熬着一锅翻滚着细腻米油的小米粥。她手腕上那条来自内罗毕基贝拉的彩色塑料小项链,在晨光下跳跃着朴实的生命力。她偶尔抬眼,目光穿过客厅巨大的玻璃窗,落在庭院里。

庭院中,谢镇山正弯着腰,小心翼翼地用一把小巧的电动松土器,为他精心规划的微型菜畦翻土。他穿着厚实的工装外套,裤腿沾着新鲜的泥点,花白的头发在晨风里微微拂动。动作虽不如年轻时迅捷,却带着一种全神贯注的认真。小虎子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祖父身后,手里也拿着一把小小的塑料铲子,有样学样地在旁边刨着,嘴里还念念有词:“给菜菜松松骨头!长高高!”谢镇山时不时停下来,指着重孙的动作,用他能理解的语言传授着“农事兵法”:“对,力道要匀!不可急躁,此乃养精蓄锐之道!”一老一少的身影沐浴在金色的晨光里,构成一幅充满生机的剪影。

谢砚秋端着一杯黑咖啡,斜倚在通往庭院的玻璃门边,看着这一幕,嘴角噙着温暖的笑意。她穿着利落的羊绒衫和休闲裤,长发松松挽起,眼神清醒而睿智,显然已经切换到了工作状态。昨夜关于“平凡与伟大”、“弄潮与担当”的深刻讨论,如同投入深潭的智慧之石,激起的涟漪已沉淀为家族成员心中更清晰的方向感和更沉稳的定力。

“妈,”谢砚秋抿了一口咖啡,声音带着晨起的清朗,“‘玉馔阁’新年第一季度的新品研发和东南亚市场拓展方案,我已经让团队把最终版发您邮箱了。重点是利用我们在西南非遗工坊的合作资源,推出地域特色预制菜系列,同时结合线上沉浸式‘云游工坊’直播,强化品牌文化故事。另外,针对‘东曦既驾’那点残余水花,风控部门的‘清源’预案升级版也附在后面了,算是给新年的第一份‘保险’。”她的汇报简洁高效,条理分明,将商业的敏锐与家族事业的守护融为一体。

柳氏关了火,盖上粥锅盖子,转过身,接过谢砚秋递来的平板电脑,指尖快速滑动屏幕浏览着概要。她的眼神沉静如水,透着掌控全局的从容。“嗯,思路清晰。文化赋能产品,这是我们的根。东南亚市场拓展,步子可以再稳一点,供应链本地化和口味适应性测试是重中之重。至于‘清源’…”她嘴角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冷冽弧度,“按计划推进,盯紧资金链和舆论场。慈善的疆域不容玷污,商业的战场,也休想兴风作浪。”她的语气平淡,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意志力。她将平板递回给谢砚秋,“细节我稍后看。先吃饭。”

餐厅里,晨光透过窗户,在光洁的桌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简单的白粥、几碟清爽小菜、柳氏亲手腌制的酱瓜、还有热腾腾的馒头花卷。谢明玉夫妇已经落座,低声交谈着什么,谢明轩打着哈欠进来,头发还翘着一撮。谢明远穿着熨帖的衬衫,一边吃着早餐,一边还在平板电脑上审阅着文件,眉头微锁,显然心思已飞到了即将启动的县域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上。

只有谢明哲的位置是空的。

“明哲呢?”柳氏盛着粥,问道,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谢砚秋朝书房的方向抬了抬下巴:“一早就进去了。说…‘数据流有异常收敛点,需要即时验证’。”她模仿着弟弟那种平直的语气,带着无奈的笑意。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了。

谢明哲站在门口,逆着晨光,身影显得有些单薄。他依旧穿着那身万年不变的深色舒适运动服,鼻梁上架着眼镜,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所有熟悉他的人,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了那细微的不同——他的眼神,不再是完全的穿透与空茫,而是带着一种奇异的、凝练的锐利,仿佛刚从一场惊心动魄的颅内风暴中抽身,风暴的中心,是宇宙至高的秘密。

他的出现,让餐厅里晨间惯常的松弛感瞬间凝滞了一瞬。谢镇山放下了粥碗,谢明远抬起了头,谢明轩的哈欠打了一半僵在脸上,谢明玉夫妇也停止了交谈。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带着无声的询问和一种莫名的预感。

谢明哲的目光扫过餐厅里的家人,没有停留在任何人脸上,最终落在了柳氏手腕上那条色彩斑斓的塑料项链上,停顿了大约半秒。然后,他用那标志性的、毫无起伏的平直语调开口,声音不大,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沙漏…不是孤点。”

第一句话,就让谢镇山和柳氏的心猛地一跳。

“宇宙级算法…存在…普遍关联性。”谢明哲的语速比平时略快,虽然依旧缺乏抑扬顿挫,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巨大信息量,“我…重构了…能量逸散模型。反向…追溯…扰动源。”

他向前走了两步,似乎想更靠近家人一些,这个细微的动作本身已属罕见。

“它…(指沙漏)…是庞大…时空拓扑结构…的…一个…终端映射点。”他似乎在努力寻找能让家人理解的词汇,“类似…神经元…在神经网络中的…位置。它的…逆转…造成了…我们…世界线的…局部强扰动…与…折叠。”

餐厅里鸦雀无声,只有他平直的声音在流淌。

“昨夜…能量残余…异常收敛…并非…随机噪声。”他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穿透了空间,“是…关联结构…在…更高维度…产生的…微弱…共振回波。证实了…‘非孤点’…猜想。”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更关键的结论。

“这意味着…”谢明哲的目光终于,极其缓慢地,扫过父母兄姐震惊的脸庞,最后定格在谢镇山紧握成拳的手上,“…回归…理论上…存在…路径。”这句话,如同惊雷炸响!

谢镇山猛地站了起来,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柳氏的手下意识地捂住了胸口,脸色微微发白。谢砚秋手中的咖啡杯悬在半空。谢明远镜片后的眼神锐利如刀。谢明玉捂住了嘴。谢明轩则完全呆住。

回归!这个沉甸甸的、曾在第六十四章让他们辗转难眠、最终被亲情与责任压下的词语,再次被冰冷而精准的数学语言,赤裸裸地摆在了桌面上!而且,是被证明存在可能路径的!

然而,预想中的激动、混乱、争论并没有发生。时间仿佛凝固了几秒。每个人的脸上都经历了最初的极度震惊,但那份震惊并未演变成失控的情绪,反而在家族成员彼此眼神的无声交汇中,如同投入冰水的烙铁,迅速冷却、沉淀。

二十年的磨砺,早已将谢家淬炼得不同寻常。从刑场绝望到现代立足,从身份挣扎到各领风骚,从商业鏖战到慈善远征,从观念碰撞到灵魂交融…无数次的风浪,早已教会他们如何在惊涛骇浪中稳住心神,如何在命运的岔路口冷静权衡。

谢镇山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他深吸一口气,那气息沉浑悠长,仿佛将翻涌的心绪强行压入丹田。他没有看谢明哲,而是将目光投向柳氏。柳氏也正看着他,四目相对,没有言语,只有几十年相濡以沫沉淀下的绝对理解和无需言说的默契。她眼中的惊悸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绝对沉静,以及一种母狮守护幼崽般的坚定。

谢砚秋轻轻放下了咖啡杯,杯底接触桌面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她站起身,走到谢明哲身边,没有去追问那些艰深的术语,只是用温和而坚定的声音问道:“明哲,路径存在。那么,代价呢?成功的概率呢?以及…最重要的,它能承载什么?”她的问题直指核心——代价、可行性、以及…是否值得。

谢明哲似乎对家人的冷静反应并不意外。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重新聚焦在虚空中的某个点,语速恢复了平日的恒定:

“代价…巨大。需…构建…超维能量矩阵…模拟…反向折叠。需…精确坐标…锚定。成功率…基于当前…模型推演…低于…0。73%。且…”

他顿了顿,目光第一次,带着一种近乎“人性化”的凝重,扫过小虎子懵懂的脸,扫过谢明玉微微隆起的小腹(她已怀孕数月),扫过每一个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