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 第226章(第3页)

第226章(第3页)

而于知乐等人的身后是摆得密集整齐的桌椅,张文心和葛泰带着十个人负责这一区域。

“你好,欢迎来到海隅食品厂的招牌。”于知乐笑着与在她面前坐下的应聘者打招呼,并递上纸笔,“我们第一轮面试的流程非常简单,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期间,我会问几个问题,了解一下你的情况。你边留地址边回答就行,你也可以问我厂里的情况。”

来人第一次参加这种形式的面试,愣了几秒,赶忙接过纸笔,时不时停下思考她的问题。

五分钟以后,于知乐笑道:“你通过了第一轮面试,可以到后面进行笔试了。”

“哦,好,谢谢。”应聘者有点迷糊。

她不知道自己怎么

就通过了第一轮面试,以为这轮通过率很高,环视四周观察其他竞争对手。

不曾想,她所在的第一列,只有她和另外一个女生面露喜色地拿着号码牌去第二轮的入口,其他人都是垂头丧气地离开。

杨素云喊了一嗓子,第二批人很快就位,同样在几分钟之内结束了面试。

面试环节是张文心精心设计的,第一轮通过留地址的方式巧妙筛掉不识字的那批人,并留档面试者对通过者的性格印象,供第三轮作为参考。

进人、面试结束、继续进人,这个流程重复了三十几遍,于知乐她们才面试第一天来报名的人。

这一天的首轮通过率有三分之一,在她们的预计范围内,所以她们提前准备的第二轮的卷子还剩了一小叠。

张文心收完最后一张卷子。

齐二打了场记板,朝伙伴们说:“今天早上就拍到这里,大家辛苦了,下午两点在张厂长的办公室集合。我们先对张厂长进行采访,然后再去拍其他人批改卷子的镜头。”

在海隅村待了大半年的他黑了两个度,牙齿在肤色的映衬被太阳照得闪闪发亮。

“招聘会持续三天,你这么着急做什么?”于知乐看着瘦了一圈“昨天才晚上才下火车,今天五点就赶到厂里拍布置场地的镜头了,今晚还安排了学习会的拍摄任务,你们都是铁人吗?”

齐二笑道:“拍这个纪录片特别有意思,我不觉得累。”

去食堂的路上,他滔滔不绝地讲过去几个月在海县拍到的素材。关于拍摄过程的艰辛,他直接一笔带过。

于知乐几人作为土生土长的海县人,还没有他了解得多,听得津津有味。

吃过午饭,他们各自回宿舍休息,下午两点准时在张文心的办公室集合。

这次招聘会对于海隅食品厂意义非凡,因为这是工厂首次招聘非本村人,摄制小组精心准备了很多问题。

他们不仅前期准备工作充足,打光和安装录音设备的过程也相当认真细致,确保硬件设施无误。

一切准备就绪,齐二开始采访,问:“这次招聘会对于海隅村副业组是一个新的转折点,请问您在确认计划前后的心态变化是怎么样的呢?”

“海隅村副业组属于国家这个大集体,是为了集体经济的发展而成立。我们管理人员始终都是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所以副业组规模扩张的过程中也有与其他村的副业组进行合作,共同发展集体经济。”张文心微笑回答,“招聘外人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因此心态并没有太大变化。”

齐二听得直点头,抛出下一个问题:“据摄制组的了解,厂里的人事部门员工不多,那么在筹备过程中,您如何进行人员调配,以及确保临时员工们的积极性?”

面对涉及本职工作的问题,张文心总能从容应答。她不仅将筹备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期的推进细节等讲述得井井有条,还将筹备过程中的趣事穿插其中,讲述得生动有趣。

齐二将采访的节奏把握得很好,整个过程非常流畅,完全按照设定好的台本推进。

这段结束以后,大家休息了十几分钟。

为了海隅村部分的素材衔接得更自然,齐二继续采访张文心,补拍了一些关于海隅村问题的镜头。

补拍完,他们马不停蹄跑去文化室拍杨素云等人改二轮卷子的镜头,还随机挑选几张试卷给了特写。

这么一通拍下来,就到了晚饭时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