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念念十八年[刑侦] > 5060(第3页)

5060(第3页)

7月的滇东山区阴雨不断,可往西去上百公里,出了山区范围后,天气就立刻转晴转暖,蓝天白云,明媚怡人。两辆沾满泥土的SUV跟在一辆非急救护理转运车后,奔驰在高速路上,一路上不曾有休息,清早出发,一口气赶了四个多小时的路,抵达了昆明的大医院门口。

安排王永荷住院后,一众人等就在医院附近的酒店下榻。证物文件盒也被他们从药山镇派出所带出,暂存入酒店的保险柜里。

他们在这里见到了云南省厅下派来的公安领导和早就等候多时的昭通市局刑侦支队支队长。

云南省厅对这个案子也相当重视,专门派人过来了解情况。众人借了酒店的一个会议室开了个短会,邹天、秦梓需等专办人员向上级详细陈述了一遍案情和目前的调查进展。秦梓需、章弥真等人也从邹天那里听到了一些新的情况。

现阶段,药山镇本地人犯罪的可能性已被排除,流窜犯作案的可能性也被排除,嫌疑人锁定在了大寨镇客运站被监控拍到的那个男子的身上,因为经过对公交车上残留的鞋印比对,该男子乘坐公交时,确实穿着李富国的胶鞋。

警方在大寨镇附近的街道进行了全方位的摸排,不曾找到被丢弃的衣服鞋子,这意味着嫌疑人更换衣物后,很可能直接带走了,并未丢弃。

至于该男子究竟是不是陈、杨连环凶杀案的嫌疑人,目前还不能完全笃定,因为并无直接证据关联,程序上暂且不能并案处理。但从逻辑推导层面,可以列为高度关联案件进行侦查。

此外,关于李富国的调查也有了新的进展。首先,小宋从运营商那里查到了凶手联络李富国的方式,就是打电话,但凶手使用的是匿名预付费SIM卡,应该是在暗网使用虚拟货币购买的,通话内容不得而知,通话时间是案发当日的17:43分,时长持续了1分钟多一点。

其次,从农行那里查到李富国遇难前所持有的那张农行卡,里面有30万元,是他目前所有的积蓄。

公安已经联系上了他儿子,据他儿子说,他在广东结婚买房,李富国给了20万元,这么多年李富国的积蓄加上赔偿款,以及买房卖房,折算下来应该有70万元左右。去掉20万,也该剩下50万,现在只有30万,有20万的款项不知去向。

经查,李富国在寺庙给女儿供了一个长生牌位,还三不五时要请法师做法度化,就为了这些神神叨叨的事,瞒着家里隔一段时间就要出去一次,几年时间花出去20万。

这个人不让妻子在家里供观音,却自己跑到外面来请法师做法度化。他自知自己不能为女儿昭雪鸣冤,内心难安。可能在中毒产生幻觉,并看到凶手假扮的“李芝华”时,第一时间想着的就是要去寺庙加供奉,让女儿能够超度。所以才会如逃难一般开着三轮,冒着大雨出了门。

:。

然而终日拜佛,却敌不过天意索命,就这样葬身泥石流下,草草结束了这一辈子。思之令人不胜唏嘘。

云南省厅领导表示会全力配合秦梓需为首的专案组展开调查,由于这个案子与东海省、胥城市关联,省级层面还要打通关系,进行联合调查。

会议结束,秦梓需等人送领导离去,接下来昭通市局刑侦支队的支队长要接管案件的调查,邹天就成了副手了,这一大队人马要赶回药山、大寨继续摸排,便与秦梓需等人辞别。不过这位支队长将邹天留下,安排邹天在昆明协助秦梓需专案组完成后续的调查。

秦梓需等人这回来昆明的主要目的就是看望老周,这件事没必要那么多人一起去。秦梓需让小宋跟着昆明市局的民警去技术中心,小宋希望借助市局的设备再仔细查一查李富国的手机,希望能追踪到黑客的蛛丝马迹。

而耿剑秋则被秦梓需委托去医院看顾王永荷。

站在酒店门口,秦梓需、章弥真目送大队人马离去。邹天已经将车开了过来:“秦老师你们上车吧,我带你们去老周家里。”

章弥真坐进车里时,有些感慨:“说实在的我一直觉得偏远省份行政效率不高,但这回倒是让我改观了。”

“云南公安是缉毒的主力,在侦查效率这方面你绝对要相信他们的能力。”秦梓需笑道。

“哈哈哈,咱们都是急脾气,想赶紧把事情做成了。”邹天笑了。

开车去老周家的路上,秦梓需问邹天:

“邹队,这个老周现在能说话吗?神志清醒吗?”

“偶尔清醒,大多数时候都是糊涂的。说话说不清楚,但如果比划、写字,他多少还能传达一点意思。”邹天道。

“哦,那就好,神志清醒就行。”秦梓需悬着的心稍稍放下。

“所以就是得碰运气了。”章弥真无奈。

“嗯,没关系,咱们多等一段时间,就一直候着,总能等到他清醒的时候。”秦梓需很有耐心。

不过,这一回老天眷顾了她们。当她们上门见到老周时,老周恰好就处在难得的清醒状态下。这位老人瘫在护理病床上,床背升起,撑着他的脊椎。他看上去黝黑、瘦削,连牙齿都要掉光了,但状态还不错,甚至能含混地说出完整的句子来。

章弥真负责录像取证,秦梓需则耐心在老人跟前攀谈。她道明来意,询问老人与杨莲之间的渊源。

老人浑浊的眼睛里有光亮闪烁,他道:“她是大好人,大好人呐!我把她当小妹妹照顾。”

“那您记得杨莲最后一次和您见面的情况吗?”

“记得,一直记得。”老人答得很坚决。

“是什么时候?”

“2005年的7月24号,她辞职离开后5个月,突然悄没声息地回来了。她把一个文件盒交给我,要我帮她寄出去。”老人居然记得非常清楚,连日期都很精确。他非常努力地吐出每一个字,尽量做到不说错。能看到他脖颈上的青筋暴起,说话非常用力的样子。

秦梓需压制住自己内心的雀跃与兴奋,冷静追问:

“她让您帮忙寄出去,那包裹上的寄件、收件地址是您写的吗?”

老周点头:“是我写的,我让她写她不肯写。她那天很紧张的样子,回来后立刻就走了,都没去看一眼老校长。”

“她具体是怎么和您说的呢?寄件地址和收件地址是她口头报给您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