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高高兴兴一饮而尽了,嘴里嚼着珍珠似的糯叽叽小丸子,含糊不清地说:
“娘子,你瞧,今个儿天气热,我家二郎说叫您当心些。”
“不如饭食就由我来送,娘子歇息着吧。”
柳金枝有些疑虑,问:“当真不用我亲自送过去?”
“嗐,不用不用。”
杏安赶忙嚼完嘴里的丸子,从柳金枝手里抢过食盒。
柳金枝眯了眯眼,笑道:“杏安小哥,我瞧你又在打鬼主意嘞。”
岂知杏安竖起一根手指来回摇摇,正色道:“不是鬼主意,是好主意。”
柳金枝虽不知杏安要做什么,但也知道他没有坏心。
“那就辛苦小哥跑这一趟,若是热极了,就到我这儿来讨碗饮子喝,算我请客。”
“娘子当真大方!”杏安高兴地跳起来,“真不愧我这般帮娘子。”
话音落下,杏安就提着食盒,高高兴兴跑了。
柳金枝以为杏安指的是说动傅霁景,帮忙护着花吉团等人一事。
不由得摇头笑了笑,道:“当真是孩子心性。”
另一边。
杏安跑到太学,进了门,将傅霁景请到食堂。
此时正好下学,许多学子都涌入食堂内。
杏安粗略看了眼。
发现今日太学伙食是:
主食:馒头、猪肉签和油炒落苏。
饮子:荔枝膏。
便是一笑,对傅霁景道:“二郎,咱们的饭比太学更好吃。”
就把柳金枝准备好的麻饮细粉、麻腐鸡皮、冰雪冷元子,还有一模一样的太学馒头端了出来。
因为杏安腿脚快,太学离柳金枝住所又不算很远。
一来一回,饭菜还是热乎的。
傅霁景看着这顿有荤有素的膳食,唇边忍不住浮现起点点笑容。
“傅兄!”
有个学子挥手喊傅霁景。
杏安扭头,看见食堂门口站着两三个面容清秀的年轻人,每个手臂间都夹着一摞书,笑吟吟朝这边走来。
傅霁景起身与几人见礼:“王兄、周兄、陈兄。”
这三人穿着各有不同。
有的衣着华丽,一看便知是仗着官二代身份进来的。
有的衣着虽朴素,但眉眼清正,双目炯炯有神,似乎在学问上见解不俗。
不过既然三个人能凑到一块儿,看起来又能与傅霁景说起几句,估计都有些真才实学。
杏安赶忙主动叉手拜过:“见过三位郎君。”
周姓郎君更洒脱、外放些,见这么个白胖小厮端着食盒站着,就伸着脖子凑过来。
“好啊,难怪我先前再三邀请傅兄与我们一块儿用饭,你都不肯,原来是另开小灶。”
这话说的好笑。
傅霁景翘起唇角:“不是小灶,是受人关心。”
“是家里人吧?”周郎君笑说,“傅府的手艺我们都知晓,确不知有没有口福讨一箸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