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晨眼睛突然亮起来:“圣诞老人?”
“是流浪道士啦!”罗伊捏她鼻子,“他教村民在门口贴红纸,烧竹节吓年兽”
杜晨突然支起身子,被子滑到腰间:“啊!就像你妈妈今天在冰箱上贴的那种红纸!”
“对,就是春联。”罗伊把她拽回被窝,顺手掖好被角,“老头教村民在门口挂红布,烧竹节啪啪响。年兽来了被吓得转头就跑后来年兽被吓跑了,这个习俗就传下来了。”
他的声音渐渐放轻,“所以现在过年要穿红衣,放鞭炮。”
杜晨的呼吸变得绵长,罗伊轻轻把被子往上拉了拉。
月光透过纱帘,照在床头柜那个丑猴子玩偶上。
远处港口传来游轮的汽笛声,像极了故事里燃烧的竹节爆裂声。
罗伊用中文轻声说完最后一句:“所以。过年就是一起吓跑所有不好的东西。”
1月22日,除夕。
天刚蒙蒙亮,陈兰已经系上那条洗得白的蓝格子围裙,站在厨房里开始准备年夜饭。
灶台上摆着昨晚就泡好的糯米,吸饱了水的米粒胀得亮。
她捞起一把捏了捏,确认没有硬芯,才倒进竹筛沥水。旁边小碗里是捣碎的斑兰叶汁,青绿色的汁液混着椰浆,等会儿要用来蒸年糕。
从冰箱里取出之前的鸡,皮色油黄。
走地鸡在法国自然是买不到的,因此改用布雷斯鸡,这是法国ac认证的高端鸡种,皮下脂肪丰富,适合白斩鸡做法。
陈兰麻利地剁下鸡腿和鸡翅,剩下的斩成小块,撒上盐和姜黄粉腌着。
鸡油单独剔出来,在小锅里慢慢熬着,等会儿炒菜用。
橱柜底下拖出装干货的印着“dhL”标签的塑料转运箱——虾米、香菇、干贝,箱角还贴着新加坡海关的检疫贴纸,这是罗伊上个月折腾了半个月才弄回来的。
虾米用温水泡上,香菇剪去硬蒂,干贝撕成细丝。
泡的水也没浪费,滤干净了留着炖汤。
砧板上堆着切好的配料:胡萝卜丝、马蹄碎、芹菜段,还有一小碗炸得金黄的葱头酥。五香粉和胡椒粉混在调料碟里,旁边是半碗碾碎的花生,等会儿拌馅用。
蒸锅已经烧上水,笼屉里垫着香蕉叶。陈兰把调好的糯米粉浆倒进去,顺手撒了把椰糖粒。
甜香气混着水蒸气漫开时,她擦了擦手,又从冰箱深处摸出两包冻着的榴莲——这是年夜饭最后的惊喜,孩子们最爱吃的。
早上九点。
门铃响起后。
希斯伦带着三名中国记者安静地走进来,摄像师肩上的机器已经亮着红灯。
最年轻的女记者突然捂住嘴——客厅的吊灯上挂满了红包折成的小灯笼,餐桌上摆着用巧克力金币堆成的“金元宝”,连阳台的绿植都系上了红丝带。
罗伊从抽屉里取出三个红色信封,笑着递给记者:“新年快乐,一点小心意。”
年轻的女记者接过红包,现里面是一张手写贺卡——罗伊用毛笔歪歪扭扭地写着“新年快乐”,还画了个小足球当落款。
下面还用中文和法语并排写着“感谢您讲述我们的故事”。
不是罗伊抠门。
中法两国新闻行业规定明确禁止记者收受现金及高价值礼品(中国限值1元法国5欧元),仅允许申报后接受象征性纪念品。
希斯伦在一旁点头:“俱乐部给各位准备了训练基地的参观通行证,以及周边礼物,各位回酒店能收到。”
“新年好。”
另一名记者,从公文包里取出两盒包装精美的茶叶递给罗伊,“这是我们总监让带的。”
罗伊接过茶叶,转身对记者们抱拳作揖:“恭喜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