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萑见浮星煜脸色沉闷,正要开口问他是上塔还是离去,皇帝派了人在人群中很轻易地凭借白发特征就找到了二人,请他们上塔。
崔萑第一次进入塔内,一层层拾级而上,在塔顶见到了皇帝和他的新皇后。
帝后面前案几上摆着节庆的点心吃食,碗碟中间放着一只银制水盆,盆中浮着蜡制的婴儿模型。
皇后华服浓妆,指尖浸在水里,把蜡制的娃娃按进水里又看着浮起,呵呵笑如银铃。
她抬起妩媚的眼,目光扫过崔萑和浮星煜,唇角勾起一抹笑意。夹了一片脍肉,偎进皇帝怀里,将肉喂到嘴边,娇声道:“陛下不是说七夕只要臣妾作伴么?怎么还有外人?”
两个月过去,崔萑和浮星煜为官学之事奔忙时,皇帝如愿封了心爱之人做皇后。他为新皇后赐名锦娘,用了先皇后的名却没随她的姓。
先前对莫氏的恩赏险些让皇帝在叛乱中丧命,如今这样一位毫无家世可倚仗的皇后不会给他带来外戚生乱的隐患,又乖觉貌美,简直不能再圆满了。
皇帝上朝的时间越来越少,面色倒是还红润的,但瞧着有些太过亢奋了,并不是正常健康人的皮色。
皇帝细细嚼着那片炙烤得恰到好处的脍肉,七夕时普通的烤肉也有了新名字,叫做同心脍。美人亲手喂的,滋味格外美妙。
“这位的医术可是天下第一,太医诊过朕还不能放心,唯有他亲口验证,朕才好大赦天下与万民同喜。”皇帝将美人揽在怀里,话却是看着浮星煜说出的,神色颇为得意。
“陛下……”皇后闻言又看了浮星煜一眼,埋在皇帝胸前笑得娇俏。
浮星煜和崔萑坐在两人对面。
崔萑猜到皇帝所指为何,浮星煜当然也听懂了,他医术确实很高,不用诊脉只需看气色就能确定。
“是有了一个月身孕,也的确是个儿子。”浮星煜淡淡道,“可那又如何?你并不缺儿子。这也不是值得大赦天下的事。”
“值不值得不是你说了算的。”皇帝此时毫无君王该有的沉稳,涨红的脸膛呈现倨傲的神色,“有本事你也生个儿子?”
浮星煜连白眼都懒得给他。
崔萑垂眼看着桌上摆着的银盆蜡人,这也是七夕的习俗之一,叫做化生。用蜡制作成婴儿模样,浮在水中,像是给新生儿洗三,妇人以之祈求生子。【2】
若皇后腹中的孩子能够平安降生,那就是皇帝的第一个嫡子。
“朕的嫡子生来就该是太子,是储君,是赵国未来的皇帝!”皇帝的得意之色越发明显,“你常道天命不可违,天命赐朕一子,可见上天眷顾于朕!”
皇帝一定是用了什么丹药,才使其情绪如此亢奋,用药必然伤身,得来的孩子也未必生得下来。
浮星煜眉头微皱,看着那位新皇后,对方笑脸盈盈地回望着他,丝毫不露怯意。
这实在是奇怪。
还不到二十岁,又是穷苦人家出身,当皇后当得波澜不惊,还颇有点祸乱君心妖妃的做派。
偏偏身上又没有妖气。
帝后二人摆驾回宫,浮星煜和崔萑下了大雁塔,出大慈恩寺,听见长街之上马蹄疾驰的声音——
两人齐齐望去,见有人骑着快马身后背着一只藤匣,纵马过处一路都是滴落的水迹。
看方向,是要往皇城去。
崔萑大感诧异,虽然节日不设宵禁,但这么晚在闹市纵马实在稀奇,瞧着像是夜开城门进来的,是有什么加急的奏报么?
看热闹的人群里有人发出同样的疑问,有知道内情的一指地上的水痕,解答道:“送的不是什么文书。是从洛州送来的樱桃,早晨采摘用冰镇上,当天晚上便能送到皇后娘娘手边。非得这样新鲜,娘娘才有胃口呢!”
长安与洛州相隔约八百里,从早到晚半天时间便可抵达,如此速度即使是八百里加急塘报也比不上。
路上不知换过多少次人马,就为了送一小筐樱桃。连普通百姓都晓得缘由,看来也不是第一次了。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皇帝有多纵着他的新皇后由此可见一斑。
皇后到底什么来头?
七月流火,天气转凉。
浮星煜眉头皱紧:“萑萑,我有预感,接下来不会有多太平了。”
果然如浮星煜所料,八月十五中秋节还没到,地方就发生了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