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影视编辑器 > 第十三章 锦衣夜行(第2页)

第十三章 锦衣夜行(第2页)

“陈叔,”苏宁温和但坚定地打断他,“出国不是唯一出路。我正计划在家乡投资建厂,需要大量本地人才。”

老陈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又堆满笑容:“那是!那是!苏总眼光长远!”

好不容易送走这批访客,苏宁刚松了口气,堂弟苏强又带着五六个年轻人涌了进来。

“宁哥!”苏强兴奋地喊道,“这些都是我同学,听说你回来了,非要来见见美国大老板!”

苏宁打量着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眼中闪烁着对“美国梦”的渴望,这让他想起当年的自己。

这些年轻人和当初的苏宁一样只看到了美国的繁华。

“在美国,没有绿卡的人连合法工作都找不到。哪怕是拿到了工作签证也只是最脏的工作。”苏宁语气严肃起来,“我当初吃了多少苦,你们根本想象不到。而且我今天走到这一步完全是幸运,更多的还是流落街头,甚至于尸

骨无存。”

一个戴眼镜的男孩不服气地说:“可宁哥你不是成功了吗?我们不怕吃苦!”

苏宁摇摇头:“时代不同了。90年代的美国移民政策比80年代严格得多。而且。。。。。。”

他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我在国内读完了高中,英语底子好,又自学了电器维修。你们有什么技能能在美国立足?”

年轻人们面面相觑,苏强讪讪地说:“宁哥,你变了。以前你最讲义气了。。。。。。”

“阿强,正因为我讲义气,才不能看着你们往火坑里跳。”苏宁叹了口气,“这样吧!愿意继续读书的,我可以资助学费;想学技术的,我在福州的电子厂提供培训岗位。但偷渡这条路,我绝不帮忙。”

晚饭后,苏宁和父亲坐在院子里喝茶。

五月的晚风带着泥土和茉莉花的香气,远处传来蛙鸣虫唱。

“阿宁,你今天做得对。”苏明德抿了口茶,缓缓道,“这些日子,村里人都快疯了。有人卖了房子凑偷渡费,有姑娘嫁给五十多岁的老华侨就为了一张绿卡。。。。。。造孽啊。”

苏宁握紧了茶杯:“爸,我准备设立一个教育基金,资助家乡孩子读书。真正的出路在教育,而不是偷渡。”

苏明德欣慰地点点头,随即又忧心忡忡:“你二叔家的小子,上个月自己找蛇头走了,现在音讯全无………………”

苏宁心头一紧。

他想起1992年洛杉矶暴动时,多少没身份的华人遭殃,其中就有从家乡偷渡过去的年轻人。

“我会托人打听。”他沉声道,“爸,明天县里的宴请,您和我一起去吧。我有个投资项目要谈。”

第二天中午,古田县宾馆宴会厅。

县长、招商局长等一众地方官员热情洋溢地欢迎这位“爱国侨商”。

“苏总年轻有为,是我们古田的骄傲啊!”县长举着酒杯,红光满面,“您说的电子元件厂项目,县里一定全力支持!”

苏宁微笑颔首:“初步计划投资两千万,主要生产计算机外围设备,可以提供五百个就业岗位。但我有个条件。。。。。。”

“您说!您说!”招商局长赶紧掏出笔记本。

“工厂必须配套技术培训中心,员工至少要高中毕业。”苏宁环视众人,“我希望这笔投资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更能提升家乡人的技能和眼界。”

“好!我们一定尽快上会研究的。”

宴席散后,苏宁婉拒了县里安排的观光行程,独自驱车前往儿时就读的凤埔中学。

校园比记忆中更破旧了,操场上的篮球架歪歪斜斜,教室窗户上的玻璃碎了好几块。

“你是。。。。。。苏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从教师办公室走出来,眯着眼打量他。

“李老师!”苏宁惊喜地认出了自己的高中班主任,“您还在教书?”

“明年就退休喽。”李老师笑着握住他的手,“听说你在美国发了财,不错不错,没辜负你当年的聪明劲儿。”

漫步在校园里,李老师告诉苏宁,这些年学校流失了不少好老师,很多学生初中毕业就辍学打工去了。

“最可惜的是那几个考上重点高中的,家里供不起,最后都去了广东打工。”老人叹息道。

苏宁停下脚步,望着斑驳的教室墙壁,突然说:“李老师,我想捐建一栋新教学楼,再设立一个奖学金基金。您能帮我联系校长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