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楚沅沉思片刻,说道:“这样,你去定制一批小号罐子,将一瓶蚝油和一瓶海鲜酱捆绑售卖,取名优惠装。还有,单瓶的多添一些蚝油,写上宣传语‘加量不加价’。”
不得已,云楚沅采用起了现代的营销手段。
“是,东家,我这就去办。”李大强得了吩咐,离开了。
云楚沅坐在房间里静静思考,营销策略只能锦上添花,产品好坏才是生意成功的关键,百姓们不是傻子,尝过徐家酱园的蚝油一次,就能明白品质如何,自然不会再买账。
她决定趁热打铁,研发出鲍汁蚝油的配方,通过推出新产品,挽回云记海味坊市场份额的同时,打击徐家酱园,狠狠搓一搓徐家人的锐气,谁叫他们只会做投机取巧之事!
云楚沅迫不及待地回到小渔村,刚想着手研究,就听村长夫人说了件坏事。
“楚沅啊,我听说近日有人频繁接触咱们加工坊的人,出两倍的月钱请他们去别处干活,隔壁村的那伙人都走了,留下来的都是咱们小渔村的人。”
云楚沅的心情十分糟糕,这挖墙脚直接挖到家门口来了。要不是她和村民们关系匪浅,她这加工坊岂不是要被搞垮?
村长夫人忧心忡忡地说道:“人少了可以再招,可就怕他们把配方偷学了去。”
这一点,云楚沅在开加工坊之前就想到了,她将加工坊隔成了好几间屋子,每间屋子里的人分工不同,这已经在最大程度上隐藏制作流程了。
而且外村的人都被她安排去做装罐工作了,防人之心不可无,不是知根知底的人,不能完全重用。
经过多次试验和调配,云楚沅终于研发出了鲍汁蚝油的配方,这款鲍汁蚝油在原版蚝油的基础上加入了新鲜鲍鱼,经过精心熬制,口感鲜美无比。
鲍汁蚝油一经上市,便风靡全县城,尽管它的价格略贵一点,却也挡不住百姓们对它的喜爱。
这次恶意竞争之事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却给云楚沅敲响警钟。
她不能在吃老本了,酱料配方被人研究出来是早晚的事,只有不断推新,才能走在前头。
待她云记的名号打出去,便会有品牌效应,云记自然而然会成为大家的首选。
清晨,村民们迎着初升的朝阳,从海中捕捞起新鲜的大鱿鱼。这些鱿鱼个头饱满,色泽晶莹,成筐成筐地被运往加工坊。
宽敞明亮的加工坊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手中拿着锋利的刀具,仔细处理着鱿鱼。
首先将鱿鱼的内脏、眼睛、嘴巴剔除掉,再清理表面的薄膜和骨头,处理好的鱿鱼肉平铺在案板上,用刀沿着长边,将其切成宽度均匀的长条。
云楚沅亲自上阵,将鱿鱼丝放入陶罐中,加入适量的盐、姜片、黄酒、酱油等调料进行腌制,去除腥味、增添风味。
腌制好后,村民们会用清水冲洗干净鱿鱼丝表面的调料残渣,沥干水分。
而后,云楚沅取出准备好的茱萸和孜然进行研磨,将鱿鱼丝均匀地拌入其中,她依照人们口味的不同,做出两款鱿鱼丝。
村民们把调味好的鱿鱼丝摆放在竹编的烤架上,点燃炭火,开始烘烤,期间会不时地翻动鱿鱼丝,确保每一面都能烤至金黄酥脆。
烤制完成的鱿鱼丝紧实又富有弹性的口感,一口咬下去,微微弹牙,咸味适中,恰到好处地烘托出鱿鱼本身的鲜甜。
“好吃诶,这玩意真有嚼劲!”村长夫人咽下鱿鱼丝后,口中仍留着淡淡的余味,那股咸香鲜甜的滋味久久不散,勾着人再拿起一根。
云楚沅满意一笑,这就是零食的魅力之处。
紧接着,她准备做第二款与之不相上下的美味——鳕鱼片。
云楚沅精心挑选出肉质细嫩的银白鳕鱼,确保每一片鱼都取自最佳部位。清洗干净的鳕鱼,去除鳞片和内脏,然后将其切成薄而均匀的鳕鱼片。
鱼片上轻轻涂抹一层秘制调料,这些调料包括盐、糖、酱油、胡椒粉以及香料粉,它们能够渗透进鱼肉中,提升其鲜美的味道。
鳕鱼片逐一摆放在预热好的烤网上,烤制过程中,需要不断翻动鱼片,确保两面受热均匀,直至熟透。
烤鳕鱼片的口感非常奇特,肉丝细腻,鲜香耐嚼。
云楚沅将这两款做好的零食分给众人,想听听他们的反馈。
“嘿,想不到鱼还能这样吃呢!”
渔民们吃鱼是用来填饱肚子的,他们从未见过零食这样解馋、解闷的吃法。
“太有嚼劲了,我干活的时候要是吃着这个,肯定能做的更好!”
忙里偷闲,边吃零食边干活,缓解压力的同时,有概率提高做事效率。
“云丫头,我觉得这个叫零食的东西完全可以取代点心呀!点心房里卖的那些糕点又甜又腻,我不爱吃。”
取代倒不至于,咸口零食和甜口糕点受众不同、难分高下,海产品零食可以推销给不爱吃甜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