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朗的私人办公室里,律师顾问放下电话,神情凝重:“先生,他拒绝了和解,不肯退让一步。”
布朗疲惫靠进椅背:“我们现在还能做什么?”
律师摇头:“坦白说,事情走到这一步,政府虽然没直接点名,但明显不会出手帮我们,这是割席的表现。现在只能看法庭上的表现,或许还有机会说服法官……不过,”他停顿了下,“陈手里的集体诉讼人数实在太多,现在我们胜诉概率越来越低了。先生,这种集体诉讼案子,我唯一能想到的人选,就是Gordon了。”
布朗沉默了片刻,道:“给Gordon打电话吧,问问他还有没有办法。”
电话接通的时候,Gordon的声音淡漠,甚至带点礼貌的歉意:“布朗先生,我很遗憾,这件事律所已经明确让我回避了。我无法再插手。我最近正在度假中。”
布朗声音压得很低:“私下也不行?你知道这种场合能拿主意的人不多,除了你……我给了你那么多钱!”
电话那头静了几秒,Gordon看向新闻画面,最终还是开口:“抱歉,这个案子我帮不上你了。但你们的团队若缺方向,可以提醒他们四点。”
布朗攥紧手机:“你说。”
“第一,先动人数。集体诉讼要靠法官核准清单,你们从医学统计角度拆分病症,把因果最弱的那一批踢出去,原告人数一旦降到两百以下,赔偿模型会整体下调。”
“第二,攻时间轴。陈那边证据链集中在近五年排污,你们把厂区早期的历史排放卷宗打包送进卷宗,让时间跨度拉长,他的因果计算就得重做。”
“第三,拖渠道。环保署还在走行政复查流程,提交交叉管辖申请,把部分争议移进行政法庭,民事法官就得等结果。时间线一拉,你们谈和解就有余地。”
“第四,查原告名单里的‘后期补录’。集体诉讼一旦规模过百,常见漏洞是证人身份核查松动。名单里一旦有人住址和诊疗记录批次不匹配,有偷窃坐牢历史,就会构成其他人的病因链会被整体质疑。我没说他们一定是伪证,只要法庭发现有一例身份存疑。怎么打我不参与,我也不上庭,我还要继续度假,未来几天恐怕无法处理工作,挂了。”
他挂的非常干脆,电话里忙音传来。
律师顾问回道:“先生,Gordon的意思是……我们不必证明他们伪造,只需让法官看到名册有瑕疵,赔偿基准就得重算。再拖一次,对面证据就要补一次。但倘若我们被抓到植入假证人,会直接触刑事。这很严重。”
老布朗面露思索,并未出声回答。
窗外的天灰蒙蒙的。黑鸽从庄园飞到切尔西的白色联排别墅。
从八月中旬到翌年夏天,整整一年,陈玦没再出过英国国境。他很忙,忙得抽不开身。
第一次庭前会议排在九月,答辩状刚送到,他带头重排原告清单,把未成年、病因不明的三十几人剔出去。
十月,案件管理会议那天,下着暴雨,他穿着湿淋淋的冲锋衣进了法庭,脱下衣服里头又是一件整洁西装。陈玦把专家证人压到只剩四组。
十一月到二月,整个律所高速运转,学生不再兼职,他重新找了助手,连着几夜盯在服务器前,只为一份排污峰值图做出时间对齐。
顾思意在此期间参加了世界大学生辩论赛,和不怎么合拍的队友一起参加,小组拿了决赛第二,输给了哈佛。
他非常不甘心,回来和陈玦抱怨,蛐蛐队友的各种傻叉行径,陈玦抽空陪他去看了电影,看芭蕾舞和音乐剧。
披露阶段展开,布朗化工开始反复调证据细节,想拖节奏。陈玦没有吭声,白天收集医疗对账,晚上接见新委托人,凌晨两点还在反查医保代码和出生地匹配。
顾思意中间回了三次国,每次走之前问他要不要带点什么:“那我见了你爸爸说什么。他骂我怎么办。”
“不用说什么。”陈玦每次都这样,“我会给他打电话的,他不会骂你,你不用见他。你回家路上小心,帮我跟你妈妈带好。”
春假那次返英,顾思意拎着行李回切尔西,一进门就看到他在阳台上接电话,台灯下的资料堆了半米高。
四月,皇家检控署立案起诉布朗化工管理层,陈玦拿到一份刑事卷宗,把里面两位证人的访谈嵌进自己那份原告材料,六月,起诉人增加到253人,索赔金额两亿,七月法官定下开庭日,八月十七。
庭审前三天,陈玦还没回家。
材料室灯光彻夜不熄,他已经在那里坐了四个小时,在复核材料。墙上挂钟走针不停,房间只有纸页翻动的声音。顾思意忽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咖啡,靠着门框低声问:“后天就开庭了,你还熬着?”
陈玦抬头:“你怎么来了?”
“给你打电话不接,就过来看看你。”虽然他们拿到了关键证据,但案子还是拖了一年,顾思意知道他非常辛苦,又担心他,于是最近也经常来律所。
“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陈玦说。
顾思意走进来,弯腰把咖啡放在桌上:“哪里?”
他停了一下,眉头微蹙:“去年马克那个案子,老布朗就给我的关键证人制造了嗑药史。他擅长制造伪证,把干净的水池搅浑。但这次什么都没出现,我不信他突然改了风格。”
顾思意说:“之前我们不是检查过,剔除过三次证人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