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玻粒雷达?”
“整个物理学界都陷入了僵局。”
“目前大家都在啃前人剩下的骨头,不敢越雷池半步。”
王院士喟叹道。
“长此以往,我们的科研就要变成一潭死水。”
他的语气中满是痛心。
“尹院士和沈骁院士担心的,正是这种变革带来的阵痛。”
楚衍微微皱眉。
“科研体系的惯性太大了,重新洗牌意味着无数人的研究方向要推倒重来。”
“学术地位要重新定义,但不打破旧秩序,又怎么建立新的理论大厦?”
他继续道。
“我做了一辈子科研,最清楚这种停滞的可怕。”
“当年超导研究陷入瓶颈时,要不是新的材料理论出现,现在我们还在为提高临界温度抓耳挠腮。”
“现在的科研界太需要一场风暴,把那些陈腐的观念,僵化的体制统统吹散!”
王院士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
楚衍点点头。
“所以这个可控核聚变项目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一次思想实验。”
“当传统方法走不通时,我们就得敢于另辟蹊径。”
“哪怕最终证明这条路走不通,至少也为后来者排除了一个错误选项。”
他确实已经做好了这个决定。
“说得好!”
王院士激动的点了点头。
如今华夏科研论文产出量稳居世界前列,可理论突破却寥寥无几。
海量数据运算依赖超算,看似高效,实则暗藏隐患。
再精密的算法也会出现系统误差,一个小数点的偏差就能让数年研究付诸东流。
反观从前用算盘计算。
虽然效率低,但每个数据都经过人脑反复核验。
将计算压力分散到团队每个成员。
这种人海战术看似笨拙,却在无形中构建起多重校验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