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36章 开两汉之先河最高权力的合法汉相(第2页)

第336章 开两汉之先河最高权力的合法汉相(第2页)

至此,刘谌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帝国疆域空前辽阔,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永熙盛世”。

而刘谌本人,也被后世尊称为“中兴之主”,与昭烈帝并列,共耀青史。

永熙三年秋,长安城内风起云涌,朝堂之上暗流汹涌。自鲜卑残部被彻底剿灭之后,边疆局势暂趋稳定,然朝廷内部的矛盾却愈演愈烈。蒋琬与邓艾两派之争虽未明面撕裂,但其影响已深入六部九卿之中,朝臣纷纷站队,各为其主。

尚书左仆射费?、御史中丞董允皆属蒋琬一党,主张以德治国,强调民生为本,反对频繁用兵;而兵部侍郎钟会、镇西将军胡济则倾向邓艾之策,认为强军方能强国,尤其在匈奴尚未完全臣服之际,更应加强战备,以防不测。

刘谌虽年少登基,然经多年历练,已非昔日懵懂少年。他深知若不能调和两派分歧,任其发展,恐将动摇朝纲,甚至引发政局动荡。于是,在一次朝会上,他当众宣布:“朕承先帝遗志,誓以仁德安天下,然亦知无兵不安,无政不立。今诸卿所议,各有其理,然朕以为,当以国家大义为重,不可因私见误国。”

此言一出,满殿寂静。蒋琬与邓艾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一丝惊讶与敬意。刘谌继续道:“朕决意设立‘枢机院’,专司军政要务,由朕亲领,凡涉及军国大事者,须经此院议定,方可施行。如此既可集众人之智,又可防权臣专断。”

此举实为刘谌削弱辅政大臣权力之举,亦是他真正掌握实权的开始。蒋琬虽心有不甘,然皇帝圣意已决,只得躬身应命。邓艾则暗自欣喜,以为自己终得施展抱负之地。

然而,真正的危机,并不在朝堂之内,而在宫墙之外。

就在“枢机院”设立不久,一封来自荆州的密报悄然送入太极殿。奏报中称:荆州刺史王平近日举动异常,频频调动州郡兵马,且私自铸造兵器,似有异动。更有细作潜入江陵,发现其府邸周围布满精锐,戒备森严,似有图谋不轨之意。

刘谌阅罢,脸色阴沉。王平乃昭烈帝旧部,素有忠名,曾随诸葛亮北伐,后镇守荆州十余年,深得百姓爱戴。如今竟有反意,实在令人难以置信。然情报来源可靠,鹰扬卫亦查证属实,不容忽视。

刘谌连夜召见姜维、蒋琬、邓艾三人,于御书房密议此事。姜维率先开口:“陛下,王平虽久镇荆州,然从未有过叛迹。今若有异动,或另有隐情。臣愿亲赴荆州,查明真相。”

蒋琬皱眉道:“若贸然派人前往,恐激其生变。不如先遣使安抚,再徐图之。”

邓艾则冷冷道:“陛下,王平若真有反意,迟则生变。臣请即刻发兵讨伐,以绝后患。”

刘谌沉吟良久,终下定决心:“姜将军所言有理。朕决定派遣使者前去慰问,同时命姜将军率轻骑五千,秘密南下,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变。”

数日后,使者抵达荆州,向王平传达天子慰勉之意。王平接旨后神色平静,设宴款待使者,并表示愿效忠朝廷,毫无异志。使者回报朝廷,刘谌稍感安心。

然就在此时,姜维却在途中截获一封密信,内容竟是王平写给匈奴单于呼韩邪的书信,其中提及愿献荆州为质,换取匈奴支持,共抗炎汉。信中落款日期正是三日前。

姜维大惊,立即飞马传讯回京。刘谌接到消息后震怒不已,当即下令:命姜维即刻攻取荆州,擒拿王平;另遣邓艾率大军十万,沿长江东进,以防王平联合江东势力。

一场突如其来的内乱风暴,骤然降临。

荆州城外,姜维率五千铁骑疾驰而至,趁夜突袭城门,一举破关而入。王平措手不及,仓促迎战,然其兵力远逊于姜维,不到一日便被围困于府邸之中。

王平最终被捕,押解回京。审讯之下,他供认不讳,承认确有勾结匈奴之意,只因不满朝廷近年政策偏向北方,疏于南方治理,故欲借匈奴之力,逼迫朝廷改革。

刘谌听闻此事,心中五味杂陈。王平虽犯上作乱,然其初衷并非为私利,而是出于对国家大局的忧虑。然法不容情,最终刘谌下诏:王平革职为民,贬为庶人,终生不得复仕;其家族财产充公,亲属流放交趾。

此案震动朝野,令群臣皆不敢妄动。蒋琬与邓艾自此收敛锋芒,不敢再行争执。刘谌借此机会,进一步强化皇权,确立“枢机院”为最高决策机构,亲自掌控军政大权。

与此同时,刘谌意识到地方治理的重要性,遂下令在全国推行“巡抚制”,每州设巡抚一人,由中央直接任命,负责监督地方官吏,整顿政务,确保中央政令畅通无阻。

此外,他还颁布《律令新编》,对原有律法进行修订,加重对贪污腐败、勾结外敌等行为的惩处,力求肃清吏治,稳固民心。

在经济方面,刘谌继续推进农业改革,推广“均田制”,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实行免税三年政策,极大地激发了百姓生产积极性。同时,他命工部修建横跨长江的大桥,打通南北交通要道,促进商业流通。

文化教育方面,刘谌大力扶持太学,增设“天文馆”、“医术院”、“算学院”等新学科,延揽天下英才,推动科技与医学发展。祖冲之亦在此期间完成《永熙历》的最终修订,并应用于全国,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军事上,刘谌采纳姜维建议,实施“兵役轮换制”,避免士兵长期驻守边疆导致士气低落。同时,他在西北设立“烽燧营”,专门训练斥候与信使,确保边疆信息传递迅速准确。

随着各项新政的推行,炎汉国力再度增强,边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归心。西域诸国纷纷遣使来朝,请求册封;倭国亦遣王子入贡,愿奉炎汉为宗主。

至此,刘谌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帝国疆域空前辽阔,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永熙盛世”。

而刘谌本人,也被后世尊称为“中兴之主”,与昭烈帝并列,共耀青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灵动天魔心
指尖陌上花开灵动天魔心
...
穿越诀
饭后茶点穿越诀
...
飞天
跃千愁飞天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