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忽然站起身,缓步走下御座,声音低沉:“陈大人,你可知罪?”
陈文远脸色骤变,猛然抬头:“殿下此言何意?”
朱瞻基冷冷一笑:“你的‘忠心’,本太子早已看穿。你以为自己行事隐秘,却不知影卫早已掌握你的全部行踪。”
陈文远脸色苍白,嘴唇微颤:“殿下……您这是听信谗言!”
朱瞻基挥手示意侍卫上前:“拿下!”
两名影卫立刻上前,将陈文远按倒在地。
陈文远挣扎着怒吼:“朱瞻基,你妄自尊大,迟早会被天下人唾弃!”
朱瞻基冷眼看着他:“你不过是个叛贼,岂敢妄议国政?来人,将他押入天牢,严加审讯。”
陈文远被拖出御书房,眼中满是不甘与愤怒。
朱瞻基坐回御座,对沈墨道:“继续彻查此案,务必揪出所有涉案之人。”
沈墨躬身应命:“属下遵命。”
而在大同战场,战火已然点燃。
三日后,王景山率领的轻骑成功截断敌军粮道,焚毁敌军两批粮草。帖木儿大怒,立即下令主力部队提前进攻大同。
赵怀恩得知消息后,立刻调整战术,命张廷玉率军埋伏于城外山谷,引诱敌军深入。他自己则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守军抵御敌军第一波攻势。
箭雨如飞蝗般倾泻而下,喊杀声震天动地。赵怀恩立于城楼之上,冷静地指挥士兵防守,一次次击退敌军猛攻。
激战持续整整一日,敌军虽伤亡惨重,但仍未退却。帖木儿亲自督战,誓要拿下大同。
夜幕降临,赵怀恩召集诸将商议对策。
“敌军虽受挫,但士气未衰。”王景山分析道,“若明日再战,恐怕难以支撑。”
赵怀恩点头:“必须速战速决,否则一旦敌军援军到来,我们将陷入绝境。”
他望向地图,思索良久,忽然道:“明日午时,我会亲自率军出城迎战,吸引敌军注意力。你们趁机从后方夹击,务必将敌军彻底击溃。”
王景山与张廷玉对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中的震惊。
“大人,此举太过危险!”王景山劝阻道,“若您出事,全军将群龙无首。”
赵怀恩淡然一笑:“若我不去,难道就能保全大局吗?”
王景山沉默。
次日午时,赵怀恩率三千精锐出城,直冲敌军大营。帖木儿果然上当,亲自率军迎战。
双方激战正酣之际,王景山与张廷玉率伏兵从两侧杀出,敌军顿时阵脚大乱。
赵怀恩手持长枪,奋勇当先,连斩数名敌将,士气大振。
最终,敌军溃败,帖木儿被迫撤退,退回雁门关。
此役大胜,赵怀恩威名远播,士卒敬服,百姓感恩。
然而,就在他准备乘胜追击之时,一封来自京城的急报送至军营。
“殿下已查明朝中仍有余党潜伏,恐危及朝廷安危。”密信写道,“请大人尽快返回,共商应对之策。”
赵怀恩看完密信,眉头紧锁。
他知道,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