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赵明远便率领五千精骑,悄然离开幽州,沿着一条隐秘的山道,向西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在长安,局势也愈发紧张。
韩仲逃亡的消息已在朝堂上引发震动,皇帝震怒之下,下令彻查此事,并严惩看守不力的官员。然而,张党旧部却借此机会大肆散布流言,称归义会故意放走韩仲,以便嫁祸于张党,进一步清洗政敌。
更有甚者,有人在御史台递交密奏,指控赵明远勾结安史余党,意图谋反。
皇帝虽然尚未完全相信这些指控,但对归义会的信任已明显动摇。
李昭然察觉到这一变化,立即召见几位亲信大臣,商议对策。
“如今最要紧的,是让陛下看清真相。”李昭然沉声道,“若任由张党继续煽风点火,归义会恐遭灭顶之灾。”
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可眼下证据确凿,陛下未必肯听我们解释。”
李昭然目光坚定:“那就制造新的证据,让陛下不得不信。”
众人心头一震,齐齐望向他。
李昭然缓缓道:“我有一计。我们可以让长安的一名宦官,在宫中‘无意’间发现一份张党与吐蕃密使的秘密书信,内容便是张党承诺助吐蕃打通河西走廊,换取复辟权位。”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这……岂非陷害?”有人低声问道。
李昭然冷笑:“他们先动的手,我们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最终,在李昭然的策划下,这份伪造的密信果然被送入御书房,并很快落入皇帝手中。
皇帝震怒之下,再次下令彻查张党,这一次,数十名张党成员被捕入狱,朝堂之上,风声鹤唳。
而在河北,田承嗣得知韩仲即将抵达的消息后,立即派出一支精锐部队,秘密前往边境接应。
然而,就在韩仲即将进入魏博之际,归义会的追兵也赶到了。
一场激烈的追逐战在太行山脚下展开,韩仲试图突围,却被归义军围困,最终被生擒。
赵明远亲自审讯韩仲,逼问其是否曾向田承嗣泄露归义会机密。
韩仲冷笑:“你们这些人,终究还是败给了自己的野心。”
赵明远盯着他,缓缓道:“你的命,还能换一次生机。只要你愿意说出你知道的一切,我可以保你不死。”
韩仲沉默许久,最终叹了口气:“罢了……田承嗣的确已经与吐蕃达成协议,他们将在三日后发动总攻,目标是幽州。”
赵明远心头一震,立即下令:“快,传令林子涵,加强幽州防御,并做好反击准备。”
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真正的决战,即将到来。
而在长安,随着张党的彻底倒台,皇帝终于重新审视归义会的作用,并开始逐步恢复对其的信任。
然而,赵明远清楚,这场权力的游戏,才刚刚拉开序幕。
真正的较量,永远不在战场上,而在人心之中。
赵明远站在幽州大营的高台上,望着远方天际翻滚的乌云,心中隐隐不安。长安传来的消息虽然暂时稳住了朝局,但他清楚,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张党虽受打压,但根基未除;田承嗣虽被揭露与吐蕃勾结,却仍盘踞魏博,随时可能反扑。
“大人。”林子涵走上前来,低声说道,“长安方面传来最新情报,陛下已下令彻查张党,并命兵部调遣禁军加强京畿戒备。但……”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有传言说,皇帝对归义会的态度有所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