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和你们沟通确认是没问题的。”
“毕竟之前的飞机返厂升级的确会打断你们的交货节奏,这个我们可以商量。”
“但现在升级后的金乌还不能马上转场,我们这边得商量一下。”
“另外我确认一下,升级后的金乌会改变现有的生产计划和交货节奏吗?”
毕翰宇这一瞬间想到了很多。
对于他们来说,现在立刻就能升级固然很好,但这属于意外之喜。
他们制定的相关计划都是做最充足的准备,同时做好最坏的打算。
“不会有变化。”
“碳基芯片确认没问题后半导体基地那边已经连夜开始流片生产。”
“现在用的这块芯片也不是孤品,芯片从晶圆切割开始都是批量制作的。”
“剩下的还有9块在半导体基地那边,这9块足够接下来9架金乌用的了,所以在碳基智能芯片的产量上是有富余的。”
“如果你们内部有其他研究所和单位需要芯片的,也可以帮我们推荐下。”
“碳基芯片的生产线太贵了,哪怕不生产每停一天也有大几百万近千万的损失。”
“所以我宁愿它动起来,哪怕暂时卖不出去,至少不会亏这么多。”
林远的话让电话那头会议室里一众将军们倒吸一口冷气。
他们从没想到生产线放着不动损失会有这么大。
按照林远这么说,如果一年不开工,那损失就有30多亿。
在他们看来这损失的钱不是星海未来集团的钱,而是他们的钱。
因为这些停下来所造成的损失最后肯定是要算到芯片成本里去的,他们作为唯一采购方,那自然得多花钱。
这种事情他们也相信林远不会说假话。
而且这种事情在军方内部也不是第一次出现。
很多生产线和设备哪怕不需要,也有各个单位在进行日常维护。
包括很多战备装备车辆,从生产第一天起除了日常维护,他们就从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甚至可能到放够时间退役,这些装备都用不了一次,但这么做却是必须的。
因为是战备装备。
它们封存的意义就是如果爆发战争,那军方必须保证他们随时都能拿出足够的装备面对战争。
不然真等打起来了再去下订单生产,什么都晚了。
“这样吧,你们继续生产,但你们集团评估一下,保持一个最低效率生产。”
“像你说的一次流片就有10片,已经足够金乌一个多月的产量的了。”
“你刚才说不是搞你们的超算吗,你们现在就可以按照你们的需求生产。”
“我们已经上报政务院和内阁了,相信上头会让其他单位一起采购帮你们减轻压力的。”
“而且确实有采购的必要,我们很多其他的项目也要对应的进行更新了。”
“这么重要的东西我们必须保住,再说撑死也就一条生产线,国家养起来还是没有压力的。”
另一个陌生的将军给了林远一个放心的答复。
简单聊完后毕翰宇挂断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