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们内部是否有在验证忠诚僚机概念或者是这个系统,但至少现在我得承认老美有些人的脑子里是有东西的。”
“就像我和集团内部高管们开会时说的那样,我们不对他们的道德和人品抱有任何希望,但一定不要质疑他们的能力。”
“现在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如果一旦你们验证完忠诚僚机的概念,那一定离不开金乌。”
“至于金乌以后怎么操作,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
“是用预警机做信息中继也好,还是地空卫星通讯直接遥控指挥也好,现在的金乌都能满足你们的需求。”
林远尽管知道很多事情,但他还是选择把一些话说的委婉一些。
很多人只知道阿美莉卡提出忠诚僚机的概念很早,但他们并不知道这套系统在华国军方内部验证的更早。
我军对于无人机最初的探索就来自于上世纪8、90年代空军的自研无人靶机项目。
从那以后就开启了对无人机的研究。
在21世纪第2个10年开始时,忠诚僚机项目其实就在内部开始酝酿了。
只是没有这么好听的名字,但是思路其实是一样的。
因为20机强大归强大,但缺点也有。
第一就是火力容易不足。
隐身飞机想要达到隐身的目的,就势必要用内置弹仓,可内置弹仓能携带的导弹始终是有限的。
一旦选择外挂导弹,就会破坏隐身外形。
第二就是20机的使用成本很高。
不仅仅是飞机本身造价高,还有飞行员本身的培养代价更高。
20机本身1。1亿美元左右的综合造价先不提,飞行员的培养就很麻烦。
一个飞行员从在学校学习所有飞行理论到驾驶教练机到双座版后座学习最后到有单飞资格,最快也要6-8年的时间。
有了单飞资格,还是普通的战机,比如11机这种。
单飞几年后经过更深一层的选拔后才能驾驶进阶机型,最后才有资格接受20机的培训和学习。
也就是说从一个纯新手到驾驶20机,最快也要10年,一般至少要12-15年。
这10多年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各型飞机折旧损耗、燃油费用、工资补贴等杂七杂八的算下来,最后的总花费算下来其实并不比20机便宜。
这还不算要根据每个飞行员本身的数据定制专属全息信息头盔和抗荷服的费用以及对应的整个地勤辅助机组人员配置。
因此对于国家和军队来说,如果到了关键时刻,需要他们在飞行员和飞机之间二选一的时候,他们一定选飞行员。
毕竟飞机好补充飞行员不好补充。
飞机就是再贵只要有钱就能随时补充,只是等待新飞机到位的时间长短问题。
可一个合格飞行员的培训,需要长达十几年持之以恒的体系化、科学化培养,损失任何一个都不是短期内能补充上的。
基于这两个重要因素,军部其实已经开始研究忠诚僚机项目的研究。
上头之所以紧盯着金乌并且不惜代价支持的原因就是因为金乌的出现刚好可以补上这两个缺点。
金乌比20机便宜,如果空战出意外就让金乌去挡枪,为20机提供安全掩护。
并且金乌是无人的,就算主动送死掩护也不会对己方的飞行员造成什么心理阴影和应激障碍。
只会更加激发己方人员的斗志。
简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