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李栋的脸上也显现出钦佩和自豪的表情。
就在这时,李栋在不远处站着。
他刚刚也听到了那些人的议论。
这让李栋在心里暗暗摇头,意识到工厂里专业的研发人员还是太少了,缺乏大量的技术人才。
想想之前的机械厂,毕竟只是个民营的小厂,主要就是为了赚钱,几乎没什么人搞研发。
技术熟练的工人确实不少,但那种高端的技术人才,这里是一个都没有。
虽然这段时间工厂在扩大规模,但新进来的人大多数还是普通的工人。
想要自己招揽一些研究人员,实在是太难了。
李栋觉得,这种事不能光靠碰运气。
要是有机会的话,他得去找找商部长和周部长谈谈,毕竟他们都是工业部的,那边的人才缺口太大了。
有机会的话,李栋觉得还是要早点把人才引进过来。
现在这些人都是经验丰富的工人,但在理论上还是有所欠缺。
现在厂里真正缺少的,是研发人员。
就在这时候,一炉金黄色的钢水出炉了,慢慢地被注入模具中,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直到钢水冷却,模具里的东西慢慢成型,
大家不由自主地围了上去。
等模具成功脱下,
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是283根几米长的管子。
这就是李栋这次研究的东西——主炮的炮管。
有时候,
炮管的材质和机械性能,
其实就决定了这门炮的火力和在战场上的地位。
毕竟要把炮弹打出去,炮弹的重量和速度决定了炮的威力,那么炮管能承受的膛压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在炮管尺寸不变的情况下,
想要提高承受膛压,就得提高炮管的质量。
现在,
李栋用电渣重熔技术制造出了新的炮管材料。
但这到底行不行,还得看之后的测试和实验。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把炮管加工出来。
现在只是铸造阶段,
等冷却下来,还得进行锻造、车削、镗铣等一系列步骤。
这些加工步骤全部完成后,才能得到炮管的原胚。
现在技术和设备都不是那么先进,
这些工序还是得靠技术高超的人来完成。
秦高阳和梁拉娣两人,现在已经是厂里技术等级最高的了。
而且虽然一个是车工,一个是焊工,但李栋给他们用的可是机械心得,是关于机械方面的都会有效果,不局限于其中一项。
在加工炮管的过程中,秦高阳是主要负责人。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根炮管慢慢在大家眼前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