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李栋提出的这种转炉炼钢的方法,他们从来都没听过,这就是李高工的厉害之处。
而且大家也知道,本来要几个小时的炼钢时间,现在缩短到了十几分钟。
这是实验室的数据。
用到实际生产中,时间可能会长一点。
但也不会长太多,反正以后炼钢行业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想着改变的人,以后可能真的会被淘汰。
看着大家的眼神,李栋就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他说:
“别想那么多。”
“虽然以后转炉炼钢可能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主流,但平炉炼钢也不会那么快就被淘汰。”
“毕竟更换设备,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呢。”
“大多数炼钢厂不会轻易就大动干戈地更换设备,再说新设备的生产也得花时间。”李栋这么一说,旁边的人都赞同地点点头。
他们现在用的只是实验室的小设备,改造一下都花了不少钱。
要是换成炼钢厂,那费用可就是个吓人的大数字了。
这转炉炼钢方法确实挺好用的。
但是,一想到那高昂的成本,
估计短时间里不太可能大规模推广。
不过,对于炼制一些特殊钢材,倒是可以先试试。
经过测试,
用转炉炼出来的钢材杂质少,质量更上一层楼。
大家正议论纷纷呢,
这时,外面有人进来找李栋,说杨厂长请他过去。
平时杨厂长都在轧钢厂的办公室那边,很少到技术中心来,有事都是派人去请李栋。
李栋点点头,
让旁边的人继续盯着炼钢炉,等钢材定型后马上检测性能,跟之前的钢材做个对比。
然后他就离开技术中心,往办公楼走。
到了办公楼底下,
李栋看到几个人站在楼下,朝着技术中心的方向指指点点,像是在聊什么。
看到李栋出来,他们也没什么反应。
李栋瞥了他们一眼,眼神稍微眯了眯,
也没跟他们打招呼,直接进了办公楼。
到了厂长办公室,
李栋敲了敲门,推门进去。
一看,杨厂长的办公室里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六十多岁、精神很好的老头,
老头旁边坐着一个大概四十多岁、看起来很顺从的中年人,
看这样子,
这中年人可能是助理或者秘书之类的角色。
李栋扫了一眼,
不认识,也就没打招呼,直接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