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城外的原野上,铺满了突厥人的尸体和丢弃的兵器、旗帜。
血流成河,汇集成一个个暗红色的水洼。
十几万突厥大军,除了极少数运气好、跑得快的,钻进了茫茫草原深处,其余人,或死,或降。
朔州之围,彻底解了!
而且,是以一场酣畅淋漓、近乎全歼敌军主力的辉煌大胜告终!
清点战场。
缴获的战马一眼看不到头,足够将朔州军的骑兵扩充数倍。
各种弯刀、弓箭、盔甲、盾牌,还有大量的牛羊、帐篷、皮货等物资,堆得像小山一样。
甚至还找到了不少突厥人从中原掳掠来的金银财宝和被掳百姓,后者被解救后,无不痛哭流涕,跪地感谢方羽和朔州军的救命之恩。
朔州城内,一片欢腾!
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载歌载舞,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和新生。
“都督万岁!”
“大唐万岁!”
欢呼声响彻云霄。
……
与此同时,一匹又一匹快马,插着象征最高级别军情的红翎,从朔州飞驰而出,沿着驿道,向着帝国的中心——长安,狂奔而去。
“朔州大捷!”
“方都督阵斩颉利可汗,歼灭突厥主力十余万!”
“朔州之围已解!”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
沿途的州县,接到塘报的官员,先是不敢置信,反复确认后,爆发出狂喜!
百姓们听到消息,奔走相告,鞭炮齐鸣,比过年还要热闹!
“赢了!我们赢了!”
“那个方状元,真是神了!”
“听说他还是文状元出身?我的天爷!”
……
长安,太极宫。
朝会正在进行。气氛有些沉闷,前线战事不明,人心惶惶。
忽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报——”的长音。
一名风尘仆仆、盔甲上还带着血迹的信使,冲入大殿,跪倒在地,声音嘶哑却亢奋:
“启奏陛下!朔州八百里加急!大捷!!”
“朔州都督方羽,于昨夜奇袭突厥大营,阵斩伪可汗颉利!今晨率全军出击,大破突厥!敌军主力十余万,几乎全军覆没!朔州之围已解!”
整个大殿,瞬间死寂。
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震懵了。
阵斩颉利可汗?
歼灭十余万突厥主力?
那个被十几万大军围困、朝廷都准备放弃的朔州?
被那个文弱书生一样的方羽……守住了?还打赢了?!
龙椅上的皇帝李隆基,猛地站了起来,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声音都有些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