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了益州郡境内。
。。。。。。。。。。。。。。。。。。。。。。。。。。。。
十九天,空气中仍透着丝丝寒意。
却掩不住四处弥漫的忙碌与祥和。
棠梨树环绕的地方十分开阔,足有四亩多地。
小竹、小树和小蕾住的东边屋子。
像一道天然的分隔线,将住宅与花园分成两部分。
东边的建筑分为东、中、西三路,每一路都沿中轴线布局。
由南至北排列着规整大气的四合院落。
小潭和张蓁住在朝南的二层楼房。
二楼是起居处,也算作后罩房。
一楼东西配屋分别是堂厅和餐厅。
也是正房所在。
不过,最主要的建筑还得是小竹他们住的东边三层房屋。
一楼作为穿堂客房兼并客厅,平常接待亲友都在这儿。
室内天花板和梁上的彩画,大多以花草为图案,色彩淡雅,笔触细腻。
仿佛把春天都引入了屋内,堪称经典。
虽然设定是右厢房,但说是主屋一点也不为过。
右厢房正对着连歇山式七间抱厦,气势不凡。
林赟和小蔓四人住的四间屋子均为左厢房,面积相同,布局规整。
紧挨着林赟屋子的是厨房。
它贯穿东、中、西三路建筑,是四合院中最大的房间。
厨房旁边,还有一间只有厨房一半大小的柴房。
里面早已堆满干柴,都是村里热心亲邻自发送来的。
你家一捆,我家两捆,现在已经堆的满满当当。
值得一提的是,此间所有屋顶飞檐上。
都有瓦猫相互对称矗立。
它与东西配殿其他瓦猫相互映衬,更添几分庄重。
瓦猫是益州郡民间建新房时放置在正房房顶,飞檐或大门瓦脊上的一种装饰。
因与屋瓦相连且造型似猫而得名。
其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石敢当”信仰。
早前随中原移民与本土巫傩文化交融。
逐渐演化为独特的镇宅神兽,在益州郡地区广泛流传。
在当地,瓦猫被认为具有镇宅辟邪的作用。
能吞食一切冲犯本宅的疾疫祸害和四野鬼怪,守护家宅平安,为家人带来安宁和健康。
传说瓦猫的大嘴可以“吞金”,能把外面的金银财宝吞进肚,带到主人家里来。
寓意着招财进宝、肥水不流外人田,因此众人都很喜欢它。
如果自家大门外正对庙宇高房,或正对着别人家的房屋。
会被认为不吉利,安放瓦猫便可以扶正民宅的风水,化解不利影响。
矗立在飞檐上的瓦猫嘴巴大得出奇,獠牙外露,象征着吞噬妖魔和招财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