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娄晓娥距离预产期也只有一个月了。
本以为两人能在街道办事处干上几年,既不要工资只为积攒名声与保障。
没曾想因为孩子的到来打乱了一切安排。
家里并无长辈能照料小孩。
这就意味着,娄晓娥无法像其他工人那样,在生完孩子四、五个月后便返回工作岗位,至少得等孩子满三岁能入园才行。
若休息三年后再回街道办工作,到了六年尾端,着实不太现实。
因此这次林祯便让娄晓娥提交了一份离职申请。
街道办事处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很快就批准了申请。
娄晓娥在职十个多月,财务记录显示她的工资共计三百多元。
赵主任提出要一次性结算给她。
但林祯与娄晓娥坚决拒绝接受,对他们而言并不缺少金钱,更渴望得到的是认可。
最终,这笔款项被捐献给了社会。
因此,娄晓娥受到了区里的公开嘉奖,并从一个原本需要悔过改正的例子变成了全区推崇的正面典型。
娄晓娥也因此成为了胡同里的代表人物,街道办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总是少不了她的身影。
在那个年代,人们普遍十分重视名声。
娄晓娥放弃薪水也是为了追求好名声。
而秦淮茹则把钱存起来,故意过着极为拮据的生活来博取名誉。
最近几个月里,傻柱一直被刘玉华牢牢掌控着。
除了偶尔中午给秦淮茹捎几个食堂馒头外,再没带过任何饭盒回家。
即便如此,仅仅依靠傻柱隔三差五送来的馒头和易中海每十天半月接济一次的棒子面,棒梗已经饿到眼睛发绿。
贾张氏更是天天喊全身疼痛,原本每天吃一片止疼药维系,现在每顿都要服药一片。
这天吃过晚饭后,贾张氏忍不住责怪起秦淮茹来。
“孩子正长身体的时候,就算是为了名声也得考虑一下孩子的健康。
你已经停止生长,可棒梗还小,你看人家林国林家,已经比棒梗高出半个头了。”
秦淮茹叹了一口气,“妈,我又图什么名声?实在是没办法。
我们还要为长远考虑,家里有三个孩子呢。
将来不管是娶儿媳还是嫁女儿,哪样不需要用钱?现在不省,什么时候才去省?”
“生活虽然要精打细算,但不至于比前院的老阎家更苛刻吧?人家老阎每个月还能享受几次精制米面,我们自从刘玉华与傻柱打架后,连一次都没尝过。”
“傻柱不是从厂里给我拿过馒头吗?这还不算是精粮么?”
贾张氏立刻沉下脸来,“我分明就没有吃到过!”
秦淮茹轻叹一声,对贾张氏说道:“妈,槐花都已经一岁了,厂里给咱们的特补贴也停发了。
我现在每月工资才27块5,拿出7块买粗粮,再给您3块,剩下的也就17块5。
您说,我还怎么给您买细粮啊?”
贾张氏一听秦淮茹要细算经济账,立马就不言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