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宝早就料到会有此问,他细细地说道:“说来也简单,只是单人单检,将每一位员工做的发夹集中在一起,到了一定的数量由质检工进行检查,检验合格才能入库。”
韩泉挑眉问道:“他们设有专门的质检工?”
王天宝点头说:“有,这也是我诧异的地方,这个想法太好了,在销售的前端扼杀了很多瑕疵品。”
在改革开放前,他们主要负责各大供销社的经济工作,那时出现很多售后问题,很多瑕疵品被运送到地方供销社以后,根本无法正常售卖,只好以低价的方式进行处理。
之前韩泉让王天宝做过一项数据调查,就是核算每年的瑕疵品数量,中间差额为多少。这不查不知道,一番调查下来,每年处理瑕疵品亏损的金额足足有四五十万。
当时,韩泉就想做好质检那一关,可惜,这一道工程很难贯彻。
瑕疵品一事牵扯甚广,中间还牵扯到很多人的利益,那些瑕疵品,有的是真瑕疵品,有的则是假瑕疵品,用来赚差价。
一道质检工序可以加上去,但韩泉势必要得罪很多人,甚至为此而打破那稳定许久的局面。
最终,韩泉思考再三,还是将质检这道程序暂且搁置。
这件事只有韩泉和王天宝知道,他们可以确定,再没有第三人知道。
如今,他们突然看到杜温苒也注意到质检这一关,自然无比惊讶。
韩泉说:“把她带过来,我要见她。”
王天宝立刻说道:“我这就去供销社找杜同志。”
韩泉站起来说:“算了,我跟你一起过去。”
两人一起来到供销社,正好周国栋在一楼,他不由得笑道:“老韩,你这是赶着饭点来找我吃饭?”
韩泉摇头说:“我不是来找你的。”
他指了指杜温苒说:“我是来找杜同志的。”
周国栋办公室。
【韩泉是来问质检这道工序的,他前两年就想搞质检这道工序,来减少各大国营单位的经济损失,可惜顾虑太多,没搞起来。】
【根据现代工业化模式来看,质检这一道关卡至关重要,售前售后都要靠它。】
【苒苒可以借机刷一波好感度,只是要记住过犹不及的道理,可以结合改革开放的政策,建议韩泉将质检的权力下放。】
杜温苒的眼眸瞬间瞪大,这个建议可太好了,她的脑海里瞬间有了对应之策。
“杜同志,这杨记的经营模式中有质检一关,你可知道是出自谁之手?”
韩泉的声音突然响起,将杜温苒从深思中拉回。
她扬起笑容说道:“韩主任,那您可问巧了,这正好是我给嫂子们的建议。”
这个问题一点也不意外,否则,韩泉也不会来问她。
虽然杜温苒打的是帮家属院军嫂们的口号,但这场合作事事都以杜温苒为主,能够看的出来,杨记上上下下以她为主心骨。
这也是韩泉当初让杜温苒出面拍海报的原因,防止她是杨记背后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