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里有了个想法,思忖道:“村长有没有问过村里人,他们愿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学堂去?”
“大多都愿意。”这一点从他没叫,村民也自发参与建学堂就能看出来。
愿意就好。
她就怕不愿意呢。
李翠云让村长带她去学堂转了一圈儿,村民的手艺不错,屋子建的有模有样的,连桌椅都有。
看得出来他们很用心。
她摸了一下上面的灰尘,漫不经心道:“让几个人把这些桌子椅子都擦一遍,等明天,就让孩子们来学堂吧。”
“明天?”村长不敢相信,“难不成老夫人已经找到夫子了?”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李翠云打了个哑谜,让村长去做准备。
村长一头雾水地去通知村里人。
李翠云看着与前世风格迥异的课堂,露出一个怀念的笑容。
“这儿可比家里那个棚子好多了。”家里几个孩子她能教,村里的孩子她自然也可以。
听到学堂有夫子了,全村人都激动起来,当天就成群结队的往李家送东西。
李翠云一样没收,全让村长拿走,用做学堂孩子们的伙食。
李家几个孩子也入学,他们进度快一点,李翠云把孩子们分成两波,分开教。
村民们一开始看是李翠云教孩子们,都惊讶不已,站在外头看了好半天,发现人家老太太学识比县里书院的书生还高,顿时敬佩不已。
“李老太这藏的也太深了!”原来和李翠云不怎么对付的嫂子懊恼不已,生怕李翠云因为她俩的矛盾牵连孩子。
后来发现李翠云一视同仁的臭骂,她顿时放心了。
时间久了,甚至还调侃:“今儿李老太可是少骂我儿一句,有进步有进步!”
学堂这边稳定下来,李翠云才空出心思关注自家人,这一关注,就发现点不对。
“李大宝有几天没回家了?”她皱眉问着几人。
赵红梅和李永寿成天围着赌坊转,走的早回的晚,基本看不见家里人,但见连王春香和孙小草也摇头,俩人顿时觉得不对劲起来。
“娘,大宝是不是又跑哪个兄弟家喝酒去了?”赵红梅小心看着李翠云的脸色,猜测道。
之前李大宝也有和兄弟喝酒,住人家家里没回家的情况。
李翠云跑李大宝屋子里看过,“桌子上都积了一层灰了,应该有两三天没回来了。”
说完,她突然想起一件事。
两三天前,那不是她让李大宝去找那商人谈合作的时候吗?
李翠云心中隐隐有些不安,连忙叫大儿子套牛车,把她送到县太爷府。
杨文忠听说李大宝失踪了,顿时明白事情的严重性,连忙让底下的衙役去找人。
李家人也没有闲着,一群人找了整整半天的时间,终于在一家暗坊找到了李大宝。
李翠云气的想踹他,走到跟前,却发现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