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尽快把囤积的这一批粮食卖出去,杂货铺直接改成了粮食铺。
李秋菊受了他娘的点拨,当天就在铺子门前放了一大挂鞭炮,还雇了几个少年在铺子前大喊。
“粮铺开业大酬宾!凡进店的客官,不仅可以半价购买粮食,还能得到精美小礼品一份!”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半价买粮!半价买粮了!”
“粮食有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大嗓门吆喝,果然有奇效。
不少过路的百姓都因为好奇而驻足,又听见能半价买粮,就是家里不缺粮的也忍不住抬脚进去看看情况。
一旦进门,不管家里缺不缺粮食,在别人的哄抢下,他们都会因此心动。
仅仅一天的功夫,粮食就卖出去五分之一。
周成铭在柜台后算着账,嘴角都止不住的往上扬。
足足卖了六十石粮食!要是按照这个速度卖下去,用不了五天,他们囤积的粮食就都能卖完。
至少能让他们把欠下的银子还完了。
想到这儿,他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现在只希望接下来几天,生意也能这么红火。”
“放心,按照娘说的来办,肯定不会出错!”
李秋菊如今对李翠云的话那叫一个奉为圭臬。
心中止不住的骄傲,她娘可真厉害啊!
等第二天要开始大动作了,李翠云亲自过来把关。
“普通百姓买不起精米,县里的百姓买得起,但这不会是他们的首选。”李翠云把经商的策略揉碎了给李秋菊听。
“今天你们就放出来一部分精米,作为福利,低价出售。”
周成铭不乐意了:“那我们不就亏了吗?”
昨天他们半价出售粮食,对他们来说,其实是不亏的,甚至还小赚。
但精米就不一样了,要是价钱再低点,他们肯定要亏。
“那你是想亏这一部分精米,还是想亏掉剩下的所有粮食?”李翠云反问他。
她脸上没什么情绪,说他是蠢货他还喘上了,也不想想价格战是那么好打的吗。
青山镇的粮食价格早已经固定,他们昨天能卖出去那么多打的就是时间差,要是不能尽快卖完,县里其他几家粮铺很快就会反应过来。
“到时候等着你们的,不是被打压等死,就是被迫将价钱降得更低。”
李秋菊比周成铭脑子灵活,很快想明白,“所以娘,我们这是真的要转成粮铺了?”
要是按照她娘这个方法卖下去,周家铺子绝对会成为“物美价廉”的代表,到时候会收拢一大批回头客,那他们不转型才是亏了。
李翠云道:“转不转都行,就是继续做杂货铺也可以,只要将‘薄利多销’四个字践行到底就行。”
“那也太辛苦了。”周成铭看了看两人,有点不情愿。
李翠云冷嗤:“挣银子哪有不辛苦。”
“而且我没让你们用最好的那一批精米,看得过去就行。”
这才是“低价引流”的精髓。
“那么低的价钱,客人们肯定也知道买不了什么好精米。”李翠云提点两人,“买的就是你情我愿。”
李秋菊若有所思,她或许真有经商的天赋,很快就把李翠云说的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