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华娱:导演只想省钱 > 第851章 让斗争变得稍微温和一些6k(第1页)

第851章 让斗争变得稍微温和一些6k(第1页)

“那接下来是第二个问题。”

“说。”

“既然郡王如今的地位是依靠太上皇而存在的,那他为什么会期盼着太上皇死?”

“他并不是盼着太上皇死,他的想法准确来说,是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生剧烈冲突,太上皇再次取得胜利,夺回皇位,但同时命不久矣,最终由他这个太上皇的嫡子嫡孙来继承皇位。”

刘施施觉得这个流程相当繁琐,但同时又有些莫名的熟悉感。

“这个剧情设定,是不是也存在历史原型?”

“嗯,就是大明留学生朱祁镇啊,他动夺门之变后成功从自己弟弟朱祁玉手中,拿回了自己的权力,从太上皇变回皇帝。

他死后,他的儿子朱见深继位,成为了历史上明宪宗,就是那个喜欢大姐姐的成化皇帝。”

刘施施恍然,瞬间就明白了熟悉感来自何处。

原来是明堡宗真实经历。

“但历史上朱祁钰和《朱楼》中的皇帝可不一样,朱祁钰天赋一般,能力不强,当上皇帝多年还做不到把持朝政。

相比之下,《朱楼》中的皇帝能力可强多了,几年时间就夺得了大把的权力,从逻辑上讲很难被太上皇反扑。”

“你说得对,所以我安排了皇帝进行改革,改革在任何朝代都是得罪全天下的事情。

当皇帝决心改革的那一刻起,他在朝臣口中,就从‘可以媲美古之圣人的君主’,变成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暴君。

堂堂皇帝,怎么可以‘与民争利’,‘视天下士人于不顾’,‘一意孤行’,‘置群臣于不顾’!必须予以纠正。

所以,在《朱楼》的第二十三集,和第二十七集,朝臣们一次集体签名上万言书,一次直接伏阙谏诤,一定要力挽狂澜,让皇帝无论如何也要收回成命,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被周墨这么一解释,刘施施瞬间把剧情中一些不太明白的点全部串起来了。

她顺着周墨的话说道:“只不过皇帝这一次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坚定,完全不搭理朝臣的请求,甚至还一连罢免了三位名声很好的臣子。”

“是的。”

周墨点点头。

群臣伏阙这段剧情,他本来想直接安排皇帝打死一位跟“徐阶”有些类似的大臣,用以展现朝臣和皇帝之间的矛盾,以及皇帝改革一事的坚定。

徐阶的所作所为简而言之,干了一些实事,但也放任家族子弟大肆兼并土地,敛财的夸张程度没比严家父子差多少。

只不过,后来这个想法被柳和平稍微调整了一下。

把杀掉朝臣的解决改成了罢免,让其回归乡土。

看似全身而退,实则不然。

很快,这名朝臣就会迎来清算,来自朝堂的力量让他失去了多年以来兼并的土地,民间的议论更是让他声名狼藉。

最终,他选择了自尽,以证“清白”。

同时,他的死亡也成了士绅反对皇帝的浪潮起始点。

一般情况下,朝臣们和皇帝之间的矛盾大到一定程度,就只能期盼着皇位更替,把自己的期望投射到下一代皇帝身上。

但是如今,既然太上皇还或者,而且太上皇当年也相当兄擦大略,所以不如直接请太上皇出山。

“皇帝昏庸无道,所作所为就是桀、纣那样的郡王也无法比拟,我辈读书人应该拨乱反正,请太上皇重新掌管朝廷,恢复过去对士人的优待!”

至此,皇帝和太上皇之间的矛盾彻底爆。

但是这种爆只持续了两集。

两集之后,也就是第32集,太上皇深思。

刘施施看完第三十二集的整体内容,总感觉不太对劲。

第三十二集,绝大多数内容是太上皇一个人的独白。

这一集刚开始,是朝臣们每天通过各种渠道送进宫里的条子,多到能够堆满太上皇的床头。

其中有一条,文字极其华丽:

先是回忆他过去的功绩,随后又不断吹捧他的声明和功绩,最后则是劝诫他朝堂乱象丛生,当今天子倒行逆施,希望他能出来主持大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