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孝”这个字可以说是皇朝运行的最根本规则之一。
一个“孝”字,可以让汉武帝这种雄才大略的皇帝,硬生生忍到他奶奶去世,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此之前,他三番五次想要执行自己的政策,都被他奶奶硬生生摁了下去。
一个“不孝”的人,在封建时代不说人人喊打,至少也是寸步难行。
而郡王的“孝”,让他在诸多皇亲国戚中的名声,堪称白莲花。
一些当年跟随前太子的人,以及忠于太上皇的人,在郡王入六部理事后,纷纷站了出来,为郡王壮大声势。
太子文武双全,但是性情刚直,不易近人。
三皇子长袖善舞,但是与民争利。
四王子晓畅军事,但是脾气暴躁。
唯独我们郡王,寸草春晖,简直就是诸多皇亲国戚的品德上限,陛下应该大力赏赐郡王,用来彰显皇家的良好品德,同时也相当于里了一个榜样,让其他皇亲国戚也多学学。
封建王朝时代,大臣们请皇帝赏赐那些表现的好的皇室宗亲,其实还挺常见的。
特别是明朝这个宗室特别多的朝代。
群臣上奏后,皇帝“纳谏如流”,立马就赏赐了大量的财货给郡王。
一时之间,郡王风头无二,声势竟然隐隐压过了太子。
但有句话说得好,走得快不算厉害,走得远才是最后的赢家。
郡王的声势虽然不断扩大,但无论是太子,还是三皇子、四皇子的谋臣对此都不甚在意。
“有道是烈火烹油,油干而火尽,郡王本就不是陛下的子嗣,靠着前太子的遗泽才能入六部理事。
如今竟然不断吹捧自己的声势,难不成是在告诉全天下,皇帝的子嗣不如你,皇帝教导皇子的水平还不如你个没爹的郡王?”
太子的使臣,很早之前就给郡王下了决断。
事实也确实如此。
郡王自从第二十集左右,声势就已经成了皇亲国戚之,但是在电视剧的第三十二集,太上皇之死后,他的声势就彻底变成了无根之水,很快就消失殆尽。
太上皇去世后的第八天,立马就有御史上奏,说郡王太过招摇,不够安分守己,陛下应该下旨警告他。
该御史虽然说完之后,立马就遭到了皇帝的斥责。
但是下朝之后,立马就有很多朝臣过来称赞这名御史“敢于直言上谏”的勇气和风骨。
事后,更是有太子和皇子府内的臣子前往这名御史家,为他送上礼物。
但是,这名御史拒绝了所有的礼品,只是严明自己一切都是为了朝廷,绝对没有半分自私之心。
此事在剧情里只占用了不过十分钟,但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自此以后,郡王基本上已经彻底失去了荣登大宝的可能性。
刘施施看到这里,心里出现了好多疑问。
“有几个问题。”
“说。”
“第一点,按理说既然前太子都已经死了,现在皇帝的位置还很稳,为什么郡王还敢参与对皇位的争取?”
周墨看了身旁的刘施施一眼。
“第十集的内容你是不是没看?”
刘施施点点头,轻咳一声解释道:
“那几天在跑宣传,所以没来得及补全,是第十集有介绍吗?”
周墨点点头,把第十集找出来。
这一集,讲述了一些当今皇帝在继位之前的事情。
太上皇和前太子火拼,双方损失惨重,前太子直接身亡,太上皇气急攻心,吐血连连,以为自己命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