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
人群中有位大娘子说道:“嬷嬷,您舟车劳顿,不如咱们进城吧?我们去樊楼给您办一场接风宴。”
这位大娘子说完,卢氏、荣飞燕等人脸上都有了意动的神色。
孔嬷嬷笑着摆手道:“你们今日能来城外欢迎我,我就十分满足了!说话可以,接风宴就算了!”
“诸位的好意,我心领了!”
虽然孔嬷嬷是笑着说话,但眼神中的神色却十分的坚决。
卢氏闻言,笑着福了一礼:“是,嬷嬷。”
看着笑着点头的孔嬷嬷,荣飞燕等人也赶忙福了一礼:“是,嬷嬷。”
孔嬷嬷笑着点头:“好,孩子们,你们先上车吧!”
有位杜家的大娘子,看了眼树荫下捧着礼盒的女使,正要说话,却被卢氏给了个眼色。
看着卢氏微微摇头的样子,出身杜家的大娘子便没有继续说话。
众人回马车的时候,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了一会儿。待众人上了马车,马车却没有移动。
见此,
孔嬷嬷无奈的上了马车,走在最前方朝城内驶去。
随后,几家的马车这才跟了上去。
过了护龙河进了城门,
孔嬷嬷撩开车帘,看着离开了三四年的京城。
汴京繁华依旧,热闹的道路两旁,还有施粥散钱的粥棚。
临近端午,街边有不少售卖艾草、彩线、各色水果的摊子。
一路上,
不少百姓路人看到十几辆马车排成一字走来,都会投去好奇的神色。
到了一处街口,孔嬷嬷身边的女使下了马车。
于是,车队便散了去。
路上,
姑娘们各自回家,
大娘子们则多是回婆家,
柴铮铮和卢氏坐在一辆马车中,很是惊讶的说道:“方才那位杜大娘子,居然和勇毅侯府有些关系?”
卢氏笑着点头:“对,说起来有些关系!”
“我怎么没听说过?”柴铮铮疑惑道。
看着小姑子柴铮铮好奇的样子,卢氏笑道:“还是之前宗哥儿和我说过,他义兄徐家五郎身边的亲随之一,娶的娘子就是严国公杜家一位管事妈妈的女儿。”
“那位管事妈妈是跟着严国公夫人陪嫁去的杜家,也是看着杜大娘子长大的。”
“哦!”柴铮铮点着头,心中想着徐载靖的亲随有哪几个,然后便是一脸恍然的神色。
“知道是谁了?”卢氏笑问道。
柴铮铮点头:“嗯!应该是寻书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