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问向魏昌。
“玉门关第一封告急军报具体有几天了?”
“二十三天!”
刘禅说道。
“玉门关告急二十三天,援兵未到,可二十多天时间匈奴八万大军却夺不下一个只有三四千兵马防守的玉门关,你们说这是为何!”
一旁的贾穆接话说道。
“两种可能!”
“第一,玉门关守军顶住了匈奴大军最强的攻势,马玉他们已经有了守卫玉门关的办法。”
“第二,匈奴并未真想全力进攻玉门关,只是在虚张声势,要么围点打围,要么另有所图!”
“而要是另有所图的话,那就只能是河套之地!”
这时关索说道。
“可是玉门关是我军丝绸商路之上的一举足轻重的关口,玉门丢失丝路将被拦腰斩断,我军军备依赖丝绸商路财力多矣。”
这时魏昌也说道。
“这还只是商贾方面!”
“从军事来说,玉门关一旦失守,我军将失去与西域的联系,到时整个西域刺史府和都护府驻军,将彻底与我们凉州失去联系,成为断线的纸鸢,将军三思。”
这时牵弘说道。
“我们大军已经进入敦煌郡地面,要是加紧行军,距玉门关也就两天的路程,要不我们先去看一下,如无事也能放心东进。”
其他众将之中有几个也接连点头。
反正已经快要到达玉门关,不如就去探查一下究竟!
很多人开始犹豫,开始倾向魏昌等人的说法。
此时贾穆在一旁说道。
“不行,两天时间、来回就是四天,战场之上四天时间什么事都有可能生!”
一旁的赵统也是说道。
“是,现在我们的敌手都是以骑兵为主的匈奴人,来去如风;别说四天,就是四个时辰都有可能改变战局,属下同意军师之议,马上回军河套!”
现在众人很显然分成两个方向在想此事。
一部以魏昌、赵广、牵弘为一方。
他们想的是,大军风餐露宿十几天从踏中支援于此,军队马上都快要到达玉门关,不能只因几个匈奴骑兵的交待和一些推测就改变大军行军方向。
不如先去解玉门之围,然后快回军关中!
而另一方是由贾穆、程武、赵统为一方的想法。
他们认为匈奴骑兵所交待之事不应忽视,而是真实可见的情报。
要不是在这敦煌碰上田彭祖,又正好是碰到他正在剿杀这群袭扰边郡的匈奴散骑兵,他们还得不到这种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