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司马昭在认真的听,那朱大掌柜接着说道。
“我为吴地商人,本不应说母国坏话,可是今日我又不吐不快。”
“我们吴地盛产丝绸、茶货,数以万计之人为此生计。”
“可我吴国一家所征商税就是中原、关中你们两家商税的之和还要多出一倍,很多以商为生的百姓都是苦不堪言啊!”
“今年吴地桑田产丝大丰,本想着商民多产些生丝,商户们也能缓口气多卖一些蚕丝、丝绸,多换一些粮食、钱帛,日子也能好过些!”
“可没想到,这今年的商税也增加了三成,你说我们还赚什么,从养蚕到制丝、再到织成丝绸,这之中要用多少人力物力;汉军控制的关中、蜀地这两年种桑养蚕的人越来越多,不似前几年非用我的们的丝绸不可,我要加价人家关中的商家就不收。”
“去年运到关中的丝绸有四成是不赚钱,只凭着那些顶级的吴县丝绸才保证了我们商队正常运营下去!”
“您说我还能高兴起来吗!”
司马昭故意说道。
“不会吧,大皇帝陛下怎么可能如此对待本国商人,这不是杀鸡取卵吗,朱大掌柜这其中不会是有什么误会吧。”
朱大掌柜刚才说话。
一旁的另一个掌柜就接话说道。
“怎么不会!”
“哼,说白了就是看到我们挣钱,有人眼气,想分食我们。”
“就是!”
一看有人带头吐槽,其他商人也都大起了胆子。
“年景好时增量生丝商税也增加了,可年景不好时商税却不一起降,现在有许多桑田又开始改回耕田了。”
“耕田不如桑田收益高,可耕田的税少啊!”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经商种田不易!
这时不知人群之中谁说了一句。
“要是吴地也归少将军所管那该多好,我们这些人也不用受此之气,到时定是百业兴旺。”
司马昭随之说道。
“这话别乱说,我父亲现在可只撑管着中原四州之地。”
“这南面的事还是你们自家大皇帝陛下说了算。”
“我们可是想着大家越来越好,只要是在我们管的势力范围之内,本将军就会保证商贾的利益。”
“士、农、工、商!”
“都说商为四行之末;可要我说这商人有时比农、工两行更为重要,没有商人将商货运到需要的地方,百姓的生活又如何能够富足?农人生产的粮食、工匠打造的器具,若无商人将其运往各地,岂不是都要堆积如山,无人问津?”
“再者,近年商税也是一地财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地方的稳定繁华亦是至关重要。所以,商人之于国家,实乃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