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找地的事是她开学前就交代下去的,她知道军训结束之后,这事急该有个眉目了。
军训结束的头两天就交代爸妈打电话让襄市的张经理和小叔一块来京都出差,到时候当面商谈。
“他们昨天已经出发,最迟下午两点就能到。”
说话间,几人把桌子收拾好,就直奔办公室。
会议室里,蓝燕看过地图之后,问唐建国:“唐经理,你是供应链经理,工厂建成后归你管,这两块地你什么意见?”
唐建国组织了一下语音,“从长远来考虑,我更倾向开发区那块地。现在看着面积是大,但是咱们公司肯定不局限于目前这八十多家店铺。
未来发展到八百家,八千家,这三百亩不仅不嫌多,甚至还不够。只是,只是咱们目前资金上。。。。。。”
蓝燕抬手打断,“那城东那块地你怎么看?”
“那块地合适倒也合适,离市区近。但有一部分为村集体用地,周边还有村民需要安置,我担心后期会跟村民有纠纷。更重要的是还要自行修路,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
蓝燕又问刘正耀,“刘经理,不知你是什么看法?”
刘正耀上任不久,买地建厂房这事他知道,但不是他管理的板块,参与不多。
他本不打算多话,但蓝燕既然问他,他也就实话实说,“如果是我,我会选开发区那块地。
现在国家有很多利民优惠政策,比如说国家现在鼓励郊区工业化,对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可以减免土地出让金。如果项目能被列入‘重点工程’,地价还会降低。
如果资金不够,可以借钱,可以向银行贷款。
实在不行,那是没法子的法子,还可以联合办厂或者招商。以国家现在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日后地价只会上涨,错过这次机会,也许就再也买不起了。”
不愧是刘正耀,骨子里就是大胆,敢赌敢拼。
下午,张良才和蓝成军从襄市赶来,从火车站一接到他们,连休息都没来得及,一行人就马不停蹄的赶往两块地进行实地考察。
城东距离比较近,他们先到的城东,下车后刚沿着地界走了一会,就看到远远的有人过来。
几人走到他们面前,领头的一人就笑呵呵道:“几位老板,我是这里的村支书,你们是来买地的吧?”
蓝燕没有出声,唐建国接到她的眼神示意,主动说话,“村支书好,我们先来看看,有什么事吗?”
那村支书态度看起来不错,说出来的话却有些离谱,“呵呵,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你们要买的这一片地,以前是咱们村的集体用地虽然我们配合政府,愿意转让,但是我们也有是有要求的。
买地的老板买走这块地,日后建厂必须让咱们村所有成年以上的村民进厂工作,且不得从事特殊行业,这个我得提前跟你们说清楚。”
唐建国不解:“您这是个什么说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