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8章
沈隽意从怀中取出一块腰牌,在他眼前轻轻一晃,淡淡道:“京都六部差遣,有公务在身,烦请胡师爷代为通报。”
胡文才看清腰牌上“六部”二字的烫金纹路,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的衣襟。
那可是只有朝廷亲派的大员才能佩戴的信物,寻常官吏见了,需行跪拜之礼。
他慌忙撩起衣袍跪地,连声道:“大人恕罪!下官有眼不识泰山,这就去禀报县令大人!”
说完,他手脚并用地爬起来,几乎是踉跄着冲进衙门,嘴里还不住地念叨:“坏了坏了,京都来的大官。。。。。。可千万别是为那事来的。。。。。。”
不出一刻钟,县令王文渊便亲自迎了出来,脸上满是惶恐,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
他四十多岁年纪,身材微胖,留着两撇八字胡,身上的绛红色官袍浆洗得笔挺,却被他慌乱的动作扯得有些歪斜。
“下官王文渊,参见大人!”王文渊深深一揖,腰弯得几乎要贴到地面,“不知大人莅临本县,下官有失远迎,罪该万死!”
沈隽意打量着他,这县令瞧着倒像是个本分的读书人,只是眼神里藏着几分胆怯和世故,显然是在官场里磨得久了,学会了趋利避害。
“王县令客气了。”沈隽意语气平和,“本官只是路过此地,顺便了解些地方情况。不如找个安静的地方,细细谈谈?”
“是是是!大人里面请!”王文渊连忙侧身引路,腰杆始终弯着,“下官已经吩咐人备了新茶,咱们到后堂说话,清静。”
县衙后堂是县令的私人会客室,布置得颇为雅致。
墙上挂着几幅字画,一幅郑板桥的墨竹,竹叶劲挺,透着几分风骨。
另一幅是王羲之《兰亭序》的临摹本,笔锋流畅,看得出临摹者下过苦功。
书案上摆着文房四宝,砚台里的墨汁还泛着光泽,显然王文渊刚才确实在处理公务。
案头的紫砂茶壶正冒着袅袅热气,一股醇厚的茶香漫开来,沁人心脾。
两人分宾主坐定,王文渊亲自为沈隽意斟茶,手指微微发颤,滚烫的茶水溅出几滴,烫红了手背也浑然不觉。
“王县令,这地方的治安如何?”沈隽意端起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轻抿了一口。
茶是上好的龙井,汤色清澈,香气清雅,入喉回甘。看来这王文渊虽胆小怕事,日子过得倒是颇为讲究。
“还。。。。。。还算安定。”王文渊小心翼翼地回答,眼神躲闪着不敢直视沈隽意,“偶有失窃斗殴的小案子,下官都命人及时处理了。大人是。。。。。。是有何要事吗?”
沈隽意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轻响。
他抬眼直视着王文渊,语气平静:“听说这里有个陈员外,在地方上颇有影响力?”
一听到“陈员外”三个字,王文渊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上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浸湿了官袍的前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