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要为我分忧(第1页)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要为我分忧(第1页)

朝臣之中,有人暗叹太子渐得人心,有人却生怨毒之意。

翰林院中一名年近半百的给事中王埙,素有名望,暗与左都御史昂有亲,二人日夜密谈,意图掣肘朱标之势。

“太子如此兴贤讲学,看似正道,实则是另结羽翼!”

王埙冷眼道,“若再任其发展,只怕皇上也难以掌控局势。”

蔡昂抚须笑道:“无妨,咱们自有办法。”

不多日,一封由御史台暗中起草的奏折悄然递入宫中。

虽未指名道姓,却隐约暗指东宫“私结士林,欲擅权衡”,语句诛心,言辞犀利。

朱元璋阅后,眉头微皱,心中隐有疑虑。

“召太子入殿。”他沉声吩咐。

朱标跪于金殿之上,神情坦然,答道:“儿臣设贤坛,只为明理辨道,并未有他意。”

朱元璋冷哼一声:“贤坛之下,群士盈廷。你要读书,为何不去太学?要讲道,为何不先奏本?”

朱标低头不语,心头一沉,尚未开口,却听殿外传来一声高呼:“臣朱瀚请见!”

御前内急匆匆进殿通报。朱元璋眉头紧皱,却挥手道:“宣。”

朱瀚身着朝服,神色肃然入殿,拜伏在地。

“臣愿代太子申辩。”朱瀚开口。

“你有何言?”朱元璋冷声。

“殿下所设贤坛,非私意,亦无不敬之举。反而是东宫召士讲论,使天下之士有用武之地,使太子亲接群贤,此乃示人以礼、安士之道。大明欲长久,需人才,非只靠旧臣苟守!”

朱元璋沉吟不语,目光在兄弟与儿子之间流转。

朱瀚进一步道:“兄长若疑东宫过盛,何不派官共同监讲?使贤坛之议,纳入太学体系,岂非两得之功?”

这一招以退为进,巧妙解围。

朱元璋听罢,面色稍缓,终于点头:“准奏。”

朱标抬头望向朱瀚,心中感激难言。

夜回王府,朱瀚披衣坐于书案前,韩义奉上一卷羊皮册页,上书数行姓名。

“王爷,吴礼、方玉川、那少年书生名叫沈焕,皆已入东宫听用。”

朱瀚点点头,却忽然沉声:“今朝中风向已动,然其中埋伏不浅。你传令,查王与蔡昂来往,暗中是否另有势力支持。”

韩义领命,悄然而退。

正德殿外,斜风细雨,宫灯一排排映在湿润的青石地上,发出氤氲的光晕。

朱瀚静静立于回廊之下,身披玄色鹤氅,目光如夜。

韩义快步而来,屈膝低声道:“王爷,王与蔡昂确有频繁往来,且与兵部尚书石泰之子暗中有书信传递。”

朱瀚眼中微寒:“这倒有趣了。石泰素号耿直,竟也卷入这浑水?”

韩义道:“王爷英明,石泰本人或未参与其中,但其子石正似被蔡昂所笼络,出入王府邸已非一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