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早在魏军撤退之前,司马懿就已暗中与东吴达成密约。吕蒙佯装进犯淮南,吸引魏军回援,实则在陈仓古道设伏,与蜀军展开厮杀。而魏军则趁乱突围,既保存了实力,又让蜀吴两国两败俱伤。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战局陷入了更加复杂的局面。蜀、魏、吴三方势力在关中大地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而更大的阴谋,正在暗处悄然酝酿……
苏羽率领残军退回汉中时,诸葛亮的灵堂还飘着未散的白幡。姜维捧着刚收到的密报,神色凝重:“都督,东吴方面传来消息,吕蒙在与我军交战后,并未追击,而是迅撤回了江东。”
苏羽摩挲着案上的诸葛连弩模型,烛火在他眼底跳跃:“看来孙权也知道,此时与我军彻底撕破脸,只会便宜了魏国。传令下去,全军严守关隘,密切监视魏军动向。另外,派人潜入许昌,查清司马懿回朝后究竟在谋划什么。”
许昌皇宫内,曹叡正在为曹真、司马懿设宴庆功。觥筹交错间,曹叡举起酒杯:“两位爱卿此次力挽狂澜,不仅化解了淮南危机,还重创了蜀军,实乃我大魏的栋梁之材!”
曹真正要举杯,却见司马懿突然跪倒在地:“陛下,臣有要事奏报。此番与蜀军交战,臣现诸葛亮虽死,但其留下的‘木牛流马’和连弩之术,依然对我军威胁极大。臣恳请陛下,允许臣组建一支专门研究火器的新军。”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在冷兵器时代,研究火器无异于异想天开。曹叡皱起眉头:“仲达,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这火器之说,不过是江湖术士的妄言罢了。”
司马懿叩道:“陛下,臣在征战途中,曾偶遇一位精通炼丹之术的方士。此人声称,只需以硝石、硫磺等物加以炼制,便能制造出威力惊人的火器。若我大魏能掌握此术,何愁不能一统天下?”
曹叡沉吟良久,终于缓缓点头:“既然如此,朕便准了。不过此事事关重大,务必秘密进行。若消息泄露,必将引起天下震动。”
就这样,在魏明帝的支持下,司马懿开始在许昌城郊的一处隐秘山谷中,秘密组建火器营。而他的野心,也如同山谷中那永不熄灭的炼丹炉,熊熊燃烧,愈不可收拾。
与此同时,江东孙权的书房内,吕蒙正将一份密报呈到孙权面前。孙权展开密信,看到司马懿提出的“三分天下,共击蜀汉”的提议,眼中闪过一丝玩味:“这个司马懿,果然是个不世出的枭雄。不过,想让孤与魏国联手对付蜀汉,哪有这么容易?”
吕蒙躬身道:“主公,依末将之见,我们不妨假意答应司马懿,暗中却与蜀汉互通消息。待魏蜀两败俱伤之际,我们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孙权抚掌大笑:“仲谋,你果然深得孤心!传令下去,派使者前往汉中,告知苏羽司马懿的阴谋。另外,让甘宁将军整顿水师,随时准备北上。”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三国大地上悄然酝酿。各方势力在权谋与利益的漩涡中相互角力,谁也不知道,这场乱世之争,最终会走向何方……
在汉中的深夜,苏羽收到了来自江东的密信。他借着油灯的微光读完信后,沉默良久,突然对姜维说道:“派人去许昌,告诉潜伏的细作,让他们密切关注城郊山谷的动静。司马懿既然要搞火器,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另外,召集军中的能工巧匠,我要看看,我们蜀汉的智慧,能不能与这所谓的火器一较高下。”
许昌城郊的山谷中,日夜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和奇异的爆炸声。司马懿站在炼丹炉前,看着炉中不断喷出的蓝色火焰,眼中满是狂热。他的身边,那位神秘的方士正小心翼翼地调配着各种原料,每一次将不同的粉末混合,都会引起一阵剧烈的震动。
“都督,这样下去太危险了!”一名将领忍不住上前劝阻,“上次爆炸,已经炸死了三名工匠。”
司马懿却不为所动:“成大事者,焉能不冒风险?告诉所有人,加快进度。等我们的火器研制成功,就是蜀汉灭亡之时!”
司马懿披着玄色大氅,在工坊中来回踱步,目光不时扫过正在忙碌的工匠们。方士手中的玉杵捣着药臼,硫磺与硝石混合的刺鼻气味弥漫在空气中,令不少人忍不住咳嗽。
突然,一声尖锐的金属摩擦声划破夜空。司马懿猛地转身,只见一名工匠失手将装着黑色粉末的陶罐摔在地上,粉末瞬间洒出,在地面形成蜿蜒的黑色轨迹。“快,用沙子盖住!”方士大喊一声,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慌。然而已经来不及了,一名学徒手中的烛火不慎掉落,与黑色粉末接触的瞬间,剧烈的爆炸声轰然响起。
火光冲天而起,热浪将附近的人掀翻在地。司马懿被亲兵护着退到一旁,脸上沾满了灰尘,却依然死死盯着爆炸的中心。浓烟散去,原本放置陶罐的地方已经被炸出一个深坑,几名工匠倒在血泊中,生死未卜。
“清点伤亡,立刻救治伤员!”司马懿沉着脸下令,眼中的狂热却丝毫未减,“方士,这次事故是什么原因?”
方士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颤抖着说:“都督,这些原料太过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引爆炸。而且,我们现在的配方还不够稳定,需要更多时间调试。”
“没有时间了!”司马懿一拳砸在旁边的石桌上,“探子来报,诸葛亮正在筹备新一轮北伐。若我们不能尽快研制出火器,曹魏危矣!从明日起,所有人三班倒,务必在十日内取得突破!”
就在司马懿加紧研制火器的同时,蜀汉军营中,诸葛亮正对着地图沉思。一名密探匆匆入帐,附在他耳边低语几句。诸葛亮的眉头微微一皱,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司马懿在研制火器?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丞相。”密探肯定地说,“我们的眼线亲眼所见,许昌城郊的山谷中日夜传来爆炸声,已有不少工匠死于非命。”
诸葛亮轻抚胡须,喃喃道:“没想到司马懿竟有如此野心。若让他研制成功,我军将陷入被动。必须想个办法,阻止他的计划。”
几日后,一名身着道袍的老者来到许昌城郊的山谷外。他自称通晓炼丹之术,听闻司马懿正在研制神器,特来相助。守卫将他带到司马懿面前,司马懿上下打量着老者,眼中满是警惕:“你是何人?为何知晓我在此处研制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