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李爱国?”先生盯着李爱国上下打量一番,有点认不出来了。
站在他面前的可以说是一个泥巴人。
头上、脸上、衣服上全都是半干涸的泥浆,压根看不清楚长相。
旁边的一个领导走上前,说道:“爱国,你赶紧去洗一洗,再来见先生。”
“不用了。爱国同志现在的工作正在关键时刻吧?”先生拦住了那个领导,感慨道:“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这正是工人作风。”
李爱国一直在忙碌,还真忘记刚才被泥浆滋了一身的事儿。
“爱国同志,能不能帮我介绍一下你这防水工程啊?”先生压根就没在意李爱国手上的泥浆,主动跟他握住手,指了指远处正在运转的机器。
“看起来挺机械化的嘛。”
“长,这是高压注浆机。”李爱国把地铁注浆封闭与屏障技术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一遍。
先生听完之后,连说三声好字。
“古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今有李爱国治水,浑身泥浆不皱眉。有了你们这些优秀的工人,优秀的技术员,咱们的地铁建成指日可待。”
听到这话,五人小组的领导暗暗松了口气。
总算是没有丢脸。
随后,先生又检查了工地的角角落落,跟铁道兵进行了座谈。
中午,李爱国这边完成了高压注浆工作,回到帐篷里面换了一身衣服,来到食堂里面。
食堂的气氛有点怪,那些工人们各个都吃得很香,而几个领导却站在门口面面相觑。
“陈处长,怎么了?”李爱国看着负责工程后勤的陈杰明问道。
“本来咱们准备了工作餐,谁知道先生要吃大锅饭,还要自己排队。你看看这事儿弄的。”
“这是先生的作风,别担心了。”
李爱国非常清楚先生的性格,他老人家一向讲究公私分明,反对搞特殊化。
“爱国同志,过来排队吧。”先生正站在队伍中间,看到李爱国过来,冲他招了招手:“今天下午你带我参观工地,中午提前支付给你劳动报酬,怎么样?”
李爱国:“长,我的价钱可是很贵的。”
“五个馒头,外面一份烧豆腐。”先生说道。
李爱国:“那不行,我喜欢吃肉,至少还得来两份土豆炖肉。”
前阵子国内物资匮乏,为了节省粮食,先生带头减餐,每天都是箩卜青菜,已经消瘦了不少。
大厨早就想打荤菜了,只是先生点的都是素菜,他也不敢擅自做主。
现在听到这话,大厨用期盼的眼神看向先生。
“你啊,还真是个小机灵鬼。”先生不禁莞尔,笑道:“再来两份荤菜。”
先生吃饭细嚼慢咽。
李爱国也不由得放慢了吃饭的度。
午饭很快结束。
下午,先生在李爱国的陪同下,在工地进行了考察。
外面天气炎热,李爱国让周克取来了盐汽水,分给陪同人员,又把一瓶递到了先生手中。
“这个多少钱?”先生示意随行人员掏钱。
李爱国摆手:“为了防暑,我们工地有规定,凡是在工地上的同志,每日一瓶盐汽水。这汽水是我们铁道小集体生产的,成本很低。”
先生这才拧开了瓶子,喝了一口,叮嘱道:“工地生活辛苦,要全力保障工人同志的福利待遇。”
五人小组的一个领导见李爱国把话题扯到这上面,心中有些感激,趁势汇报了具体情况。
“除了工资外,凡是参与建设的地方工人,每个人额外配粗粮28斤,节假日配细粮2斤,猪肉票半斤,鸡蛋1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