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大换界尘埃落定,原有格局和趋势均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整盘棋必须及时调整,提前布局。
具体到沿海系方面,不可否认傅冰、桑向民分居前两位大放异彩,奠定沿海系碾压性的胜利,与此同时必须看到,为了达到这一胜利、争取更多盟友消耗掉相当之多的资源,也不得不向京都传统家族、京都本土系、地方系甚至保守系作出比较大的让步。
比如于家、宋家、吴家子弟同时入局,此前从未有过;比如四位新晋部长当中就有三位京都本土干部,外界眼花缭乱;再比如保守系出身的居然担纲中原省份省委书记,一切意外都是台前幕后博弈的结果。
包括副省级迟迟未能落地的城北新区及紫寺,也在风卷云涌的博弈范畴内,其中蓝京的名字一会儿放到这张名单,一会儿放到那张名单,倘若他知道细节大概夜里愁得睡不着觉,但最终还是任老力气大,硬是把蓝京从别处抢到围城。
任老需要借助蓝京经济方面点石为金的神通为唐武功成功突围保驾护航,虽然存有私心,却也不能不承认沿海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灵活思维,单单在用不用蓝京问题上就比大西北那班省领导高明太多。更高明的是,任老从来没在蓝京面前提及这一点,至今仍觉得燕家大院暗中助的力,因为燕志毅、燕志祥都曾当面强调沿海城市的重要性。
任老这么做能够避免蓝京对自己产生警觉——我能将你要来,也能踢你出局!
不过,等到傅冰、桑向明站稳脚跟真正控制大局后,必定要设法让更多沿海系干部出人投地,到更重要的岗位承担更重要的工作,这一点无庸置疑,第一他俩深知沿海系干部综合水平确实高出别的派系一大截,第二越来越开放自信的华国需要开放自信的沿海系干部作出更多贡献;第三也是人之常情,大领导重用之前共过事的、自己熟悉的、长期培养的干部,属于正常现象,总不能为了彰显公平故意重用不熟悉的、摸不着深浅的、理念观点不一致的干部吧?那就是对事业不负责任。
朝明沿海系元老们两年一度的茶话会非常契合换界规律,分别是换界当年几个月内,还有两次换界的中间关键之年,一次遴选培养对象,一次推荐后备人选。
名义上就是几位退了休的老干部聚到一块儿看看海,喝喝茶,聊聊天,不接受地方党委领导看望慰问,不宣传不报导不合影,没有半丝官方色彩。
可他们决定的事项比大还大,这句话考虑到傅冰、桑向民的地位,一点儿都不夸张。
在遥远的若干年前,任老就半倚在沙发上说“小傅不错”,后来又说“向民也不错”,当然每个人的际遇不同,时运加机会以后奋斗方才有他俩的今天。
任老的话也非金口玉言,他也说过“武功不错”,结果坐到省长宝座的却是季龙井,由此可见他在几位老干部当中很有威望,却没达到一言九鼎的程度。
所以才有两年一度的茶话会。
这回几个老家伙讨论的主题是什么呢?蓝京微微笑了笑,几分钟后便忘了此事。
沿海系的事与自己无关。
哪怕表现得再亲近,在朝明领导眼里自己就属于燕家大院势力,无论怎么努力都换不掉。
周二上午,蓝京按调整后的日程安排来到围城港。
出面与管委会洽谈的书泽大禹投行依然派的是全权商务代表,双方按预定安排一丝不苟履行了签字仪式的所有步骤,风险投资金额就是事先敲定好的十亿元。
中午照例举行午宴,商务代表要开车回书泽因此不喝酒,蓝京则考虑到明天晚上的“测试”,礼貌性喝了三小杯,施若桐也很奇怪地滴酒不沾,让常务副主任蒋育权等管委会领导都过意不去,暗想你他妈的宁可陪市长吃烧烤喝啤酒,却不肯在正式场合应酬一下?
施若桐这才正色地说:
“午宴结束我要请蓝市长到望亭、神峰两座岛视察,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商业化开发。”
“噢——”
蒋育权等人恍然大悟,以她的习惯要亲自操纵快艇,安全起见难怪不肯喝酒。
宴罢,与商务代表握手道别后,蓝京眼睛有点迷糊想找个地方午休片刻,施若桐却不容分说将他拽上电瓶车直奔码头,然后操纵那艘专用快艇倏尔间驶入茫茫大海深处。
扑面而来猛烈的海风尤胜过上回,依然还是那种窒息般的撞墙感,非但呼吸困难简直喘不过气来!
施若桐却哈哈大笑,放声大叫道:“刺不刺激?”
“不喜欢!”
蓝京也大叫道。
“由不得你,我的地盘我做主!”施若桐声音更响地叫道,转眼间望亭岛出现在海平面上,她提醒道,“快上岸了,抱紧我!”
“好!”
蓝京上次被她野蛮粗暴的冲撞式上岸摔得七荤八素,还吃了一嘴沙子,忙不迭搂住她的腰,却很注意分寸,既不能靠下,又不能碰上,上下都是敏感的禁区。
施若桐的腰不算非常纤细,肌肉感明显,柔韧而蕴含着活力与力量,仿佛轻轻一甩便能将蓝京摔出去。
“用力抱!”施若桐大叫道。
蓝京怒道:“就这么大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