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孩子,他那个性格,坐在那个位置上一定不快乐。
何况现在南越权臣当道,他恐怕连说句话都要小心了。”
华阳居士赞同这句话。
“魏无极选中他,就是看中他敦厚不懂权术,这也是他足以保命的手段。
等过几年,大乾南下,把他接回来还是你徒弟。”
两人正说着,一个雍容貌美的女子,在旁边素手烹茶,脸上洋溢着平静和幸福。
谁能想到她曾经是吴国的皇后。
“南下?大乾真的能一统天下么?”靖节先生有些不敢相信。
“能,一定能。”
“修之虎踞辽东,磨刀霍霍训练海军。益州都督府厉兵秣马。
江南已经一分为二,而我们北方再无强敌。不出十年,这天下就该回归一统了。”
靖节先生不关心战争,但他看过史书,知道这就是大势。
大乾已经取得先手,积累大势,慢慢把江南压垮。
辽东。
工匠终于弄出一根带有膛线的枪管。
然而顾道却高兴不起来,现在的燧枪,还是前面装药。
有了膛线,就需要把铅弹从前面砸进去。
除了精度提高了,费时费力,射降低了。
弄膛线是一时兴起,弄完了才现步子太大,扯到蛋了。
一把标准的枪,还需要子弹、弹簧、底火、标准化生产,大工业体系。
去他大爷的吧!
完全靠手搓,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重奖了几个工匠,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研。
为了激这些工匠的热情,他成立了辽东第一军械所,涨工资,提官职,厚奖励。
让工匠专心地搞研,他一甩手陪崔臻逛街去了。
辽东已经入冬了,闲着没事,跟崔臻水乳交融得越来越频繁。
当初的小姑娘,现在已经变成含羞带露如花的小少妇,人都丰腴了不少。
今年的辽东,明显比往年活跃得多。
因为顾道降低了税,打开了关卡,让外地的商贾可以肆无忌惮地涌入。
加上他到来之后,成立了各类工坊,农闲的时候,只要愿意也有工可做。
护卫远远地跟着。
顾道彻底把辽东的事情甩手了,领着崔臻正在看山货。
最近崔臻总惦记着囤点酸的,说是留着怀孕之后吃。
“是不是有点早啊,等有反应了再准备也行。”顾道拿起一把山楂闻了闻说道。
“有备无患,我感觉快了,还是自己准备的好。”崔臻笑眯眯地挑着山楂,她想要的其实是夫君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