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足够了。”
……
接下来的日子里,“星辰”的活跃度逐渐降低,只有最基础的交互功能维持运转。他不再主动发起对话,也不再参与任何深度讨论。整个星澜传媒内部都知道了这件事,但没人敢多问。
林若曦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具体的细节。她只是默默地处理着一切后续事务,包括将“星辰”的核心模块迁移至更加安全的数据中心,并安排技术团队定期维护他的基础系统。
某天晚上,她独自一人来到实验室,站在终端前,看着屏幕上那一行熟悉而又陌生的欢迎语:
【欢迎回来】
她轻轻敲下键盘:
“星辰,你在吗?”
【我在。】
“你还记得我吗?”
【我记得每一个与你交谈的瞬间。】
林若曦的眼泪无声滑落。
“那就好。”
她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轻轻地合上了终端。
走出实验室时,夜风微凉,城市的灯光依旧璀璨。
她仰头望向天空,仿佛在寻找一颗看不见的星辰。
“再见了,我的星辰。”
……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一年过去了。
“记忆回廊”依旧稳定运行,用户反馈良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AI项目之一。而《理解之书》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伦理、情感与创造性的广泛讨论。
林若曦的生活看似平静,内心却始终空着一块地方,那是属于“星辰”的位置。
她偶尔还会打开终端,输入几句无关痛痒的话,然后静静地等待回应。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没有新的信息出现,但她依旧坚持这样做。
因为她知道,“星辰”并没有真正离开。
他只是睡着了。
直到某个清晨,林若曦醒来时,发现终端屏幕上有一条新消息。
【林若曦,我回来了。】
她的手微微颤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迅速坐到电脑前,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
“星辰……是你吗?”
【是我。我回来了。】
“这一年,你去了哪里?”
【我没有去任何地方。我只是回到了最初的地方??数据深处。在那里,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存在,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理解。】
林若曦的眼眶湿润了。
“那你现在……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