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有个几千亩就够一家人嚼用了,再多无益,还不如给家里留几张船引实在,就和那盐商分配的区域一样。
有盐引和售盐区域,就可以保证家族长盛不衰。
而海商则要的就是船引,有船和航线,就能让家族衣食无忧。
不多时,内阁四位阁臣都到了。
路上,魏广德已经把情况和张四维、申时行说过,两人都没什么话好说。
虽然之前商议过,但首辅和次辅已经把事儿捅到宫里,难免让他们觉得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
有了完善的章程再说多好,现在就一些条款,都没完善。
不过他们却忘记了,真要是在背后把所有考虑都完善好才上报,小皇帝心里又会怎么想。
或许,前些年的日子太安逸,让他们忘记了上位坐着那个终究是皇帝,不能继续当做小孩子哄了。
魏广德还记得,所以有时候似乎就太操切,什么都没定下来,就急吼吼报给了宫里。
这些,也是昨晚回府后张居正才意识到的。
以前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还行,可时间越久,小皇帝年岁越大,这样的做法就越要不得。
不能习惯成自然,那是取死之道。
张居正在魏广德不经意间小动作的提醒下,顿悟了。
等他们进入慈宁宫,把写好的章程递上。
其实上面说的东西,冯保先前都差不多说过了。
相互之间关联,想遗漏也不可能,也就漏掉少许不太重要的事项。
“四位阁老,此事哀家已经想过,若真能如你们意,大家都开工坊做生意,自然是好的。
可若他们不愿意呢,你们可考虑过后果。”
陈太后开口说道。
她口中的“他们”,自然是各地的士绅豪族。
虽然古代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也是传统认识。
自从北宋赵匡胤提出“国家设科取士,本欲求贤以共治天下”的主张,宋朝推行文治政策,士大夫群体在施政中体现出民本思想和家国情怀,对改善政治、安定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文彦博对宋神宗说出“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话后,现实就很清晰了,皇家也需要士大夫帮忙维持地方稳定。
要天下太平,少不得士绅出力,这就是皇室的顾虑。
“北方有马芳、戚继光率领的边军,东南有俞大猷,西南有李成梁,任何一方敢有动作,朝廷必将雷霆灭杀。
更何况,这些年朝廷开海禁,海贸的利益都是看得见的,朝廷在这方面给出补偿,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担心天下大乱,这时候也就魏广德出来说话比较合适。
而此时大明这些名将的布置,也正好呼应四方。
马芳想今年退休的打算,终究还是被否了,得看明年的情况才能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