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看着她,语气缓慢却带着几分试探:“你父亲当年为何没有与谢家共进退?”
赵婉清神色微变,片刻后才低声答道:“父亲曾说,谢家虽忠,但行事太过刚烈,若随其赴死,只会让整个朝堂陷入混乱。他选择留下,是为了保全更多无辜之人。”
太后听完,久久未语,最终轻叹一声:“你父亲,是个聪明人。”
赵婉清低头行礼:“臣告退。”
走出慈宁宫,她抬头望天,冬日的阳光洒落在她脸上,却照不进她心底。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已经彻底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
数日后,江南传来消息??
李承安派出的心腹已被截杀,密信成功送至谢家旧部手中。
与此同时,北境大军已悄然逼近京城,随时准备响应。
而在朝堂之上,李承安终于按捺不住,联合几位老臣,联名上奏,要求皇帝彻查赵婉清过往罪行,称其勾结太后,图谋不轨。
赵婉清面对弹劾,神色不动,只说了一句:“臣愿当庭对质。”
皇帝沉思良久,最终同意她的请求。
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峙,在朝堂之上展开。
赵婉清从容应对,步步紧逼,将李承安等人一一驳斥,并当场出示证据,揭露其暗中联络江南、策划兵变的罪证。
李承安脸色惨白,怒吼连连,却无计可施。
皇帝震怒,当即下令将其拿下,交由大理寺审理。
这场政变尚未发动,便已胎死腹中。
??
数日后,谢家旧部果然蠢蠢欲动,试图趁乱起事。
赵婉清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待其现身之际,雷霆出击,一举将其主力歼灭。
沈墨在审讯中终于松口,供出了谢家最后的秘密据点。
赵婉清亲率禁军,直捣黄龙,彻底肃清谢家残余势力。
至此,一场持续多年的阴谋,终于尘埃落定。
??
深夜,赵婉清独坐书房,望着手中的密信,神色复杂。
信中只有短短几句话:
“大局已定,太后安然无恙,皇帝亦对你刮目相看。然人心难测,切记慎行。”
她轻轻合上信纸,望向窗外。
风雪已停,月光如水,洒落在院中。
她缓缓起身,低声呢喃:“这一局棋,终于走完了。”
但她也知道,新的风暴,或许正在酝酿。
而她,依旧是那个站在风口浪尖的人。